現如今,父母幫助子女養孩子太普遍了,尤其是那些有退休金的老人,承擔了一大部分養孩子的費用。
當然了,有些老人是出於自願,畢竟退休金也花不完,與其攢下來還不如為子女減輕負擔,但也有老人是不情願的,畢竟已經把子女養大成人,只不過有時候也很無奈。
如果是你的話,你願意替子女養育孩子嗎?尤其是需要你花自己退休金的情況下,相信每個人都會有屬於自己的答案。
案例:
她叫宋娟,前年退休,就是因為需要花退休金養育孫子,和兒媳之間鬧了矛盾,原本她很願意為孩子們減輕負擔,而且她的退休金也足夠花了,所以當時全家人也相處得非常和睦。
按理說,婆婆願意承擔孩子的一些費用,對於兒媳來講是件好事,婆媳關係應該很融洽才對,但兩個人也只是面和心不和,平時也會有一些小的摩擦,但也都沒有掀起波瀾,但這次的情況就有些不同了。
先說宋娟對照顧孫子的態度。
宋娟的退休金本來就挺多,而且老伴也走得早,所以一直和兒子兒媳住在一起,在照顧孫子這件事上,她也覺得自己應該拿出一部分養老金來,可以減輕兒子兒媳的負擔。
其實,婆婆心裡已經有些不舒服了,看到兒媳對自己的所作所為也沒什麼表示,對看孫子這件事也產生了質疑,雖說並沒有把心裡話說出來,但平時肯定也會把心情擺在臉上。
當然了,婆媳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也避免不了一些摩擦和矛盾,雖然兩個人明面上很客氣,卻從來沒有交過心,如果一直這樣相處下去,生活也不會有太大的波瀾。
再說兒媳是怎麼看待婆婆照顧孫子這件事的。
在婆婆照顧孫子這件事上,宋娟的態度可以說非常友好了,但兒媳好像也覺得理所應當,倒也沒有太感激婆婆所做的一切,可能她覺得生活在一起,花費一些退休金也是應該的。
再加上婆媳之間本身就有些矛盾,可能一些小的摩擦就會掀起波瀾。有次,婆婆在家照顧孩子的時候,聽到兒媳每個月給自己父母3000元的時候,心裡就特別不是滋味,這件事也成為了整個事件的導火索。
婆婆當時就推開門質問:「我用退休金養孫子,你卻每月給自己父母3000元,憑什麼?」
兒媳一時語塞沒說話,但從那以後,宋娟也沒有有替子女養孩子,自己拿著退休金出去單獨生活了,雖然也會給孫子買玩具、零食,但卻再也沒有替他們養過。
案例分析:
說實話,宋娟對待養孫子事件的態度轉變,完全是因為兒媳的不作為,她心裡就覺得婆婆應該替自己伺候兒子,並且就得把養老錢拿出來花,但這顯然是不合情理的,即便沒有懷著一顆感激之心,也不該背著婆婆給自己的父母轉錢。
其實,這件事也怪宋娟,當初就不應該主動攬下這個難辦的活,一旦內心覺得失衡了以後,婆媳關係必然會爆發矛盾,現如今婆媳之間的關係肯定非常微妙。
寫在最後
作為子女,也應該理解父母的難處,畢竟父母都已經老了,餘下的時光更應該用來享受生活,而不是一直處於看孩子的狀態,況且退休金是屬於父母的財產,子女沒有權利主動要求父母用來承擔養孩子的費用。
作為父母,千萬別一味地付出,如果人家根本不把你的付出當回事,你不就是自討苦吃嗎?況且一旦沒有照顧好,還得落下埋怨,不僅把退休金花了,最後還沒能得到一絲的慰藉,何必呢?
歸根結底,替子女養孩子並不是父母的義務,雖然說現在的年輕人都很難,但每個時代都是這樣走過來的,父母可以力所能及地幫助子女渡過難關,但沒必要把照顧孩子當成自己的義務和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