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帶孫子,就不能和兒子同住」老人要求同住遭拒,發出靈魂質問

2022-02-28     言諾     4772

「沒帶孫子,就不能和兒子同住」老人要求同住遭拒,發出靈魂質問

社會學家霍曼斯在他的「社會交換理論」中曾說:「任何人際關係,其本質上就是交換關係」。更明確地指出了「只有這種人與人之間精神和物質的交換過程,達到互惠平衡時,人際關係才能和諧。」

這裡面的人際關係,既包括普通人之間、朋友之間,也包含了親人之間。很多人能接受除了親情之外所有情感關係的本質其實也是「交換關係」,但接受不了親人之間,也是如此。

但事實上,親情也是如此,親情既然屬於情感關係,自然也存在著「交換關係」。只是有著天然的血緣親情,溫情之下,少了些許擺上桌面上的「討價還價」而已

我們都知道情感關係是相互的,這個相互作用,就是交換。你有付出,才有可能換來回報,你若不想付出,或者只想付出一點,就換來較大的回報,那很大可能會收穫失望。

「沒帶孫子,就不能和兒子同住」老人要求同住遭拒,發出靈魂質問

父母和子女之間的關係,父母和兒媳婦之間的關係,本質上也是如此。

彼此之間的相處,本質上就是一個相互交換精神和物質的過程。雙方相互付出,彼此收穫回報,當兩者達到大致平衡時,彼此之間的關係才能和諧。雖然殘忍,卻是事實。一旦這種平衡被破壞,那彼此之間的關係,就基本不會和諧。

01.兒子結婚成家,任務完成

王鳳蓮的一生,在退休之前,應該都算不上享福。小時候因為爸媽重男輕女,沒有什麼值得回憶的童年生活。別人家的孩子還在父母跟前撒嬌,她已經開始賺錢貼補家用了。

後來的婚姻,也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彩禮自來也用來貼補娘家了。萬幸,這個不是自由戀愛的老公對她很好。所以婚後的日子,雖然清貧,倒也還算溫馨。

婚後,王鳳蓮生育了兩個兒子。家中清貧,又沒有公婆幫襯,王鳳蓮只好背著孩子下地幹活,同時打了好幾份工。為了拉扯兩個兒子長大,王鳳蓮兩口子吃了不少苦頭。

「沒帶孫子,就不能和兒子同住」老人要求同住遭拒,發出靈魂質問

她不止一次羨慕有些同齡人的愜意生活,她覺得自己現在的生活太累了。不過她又安慰自己,只要養大兒子就好了,等到兒子結婚成家,自己兩口子就能享清福了。

就這樣,王鳳蓮兩口子,把兩個兒子都供到大學畢業。各自結婚時,在城裡買婚房,兩人也拿出了所有的積蓄,給予幫助。而這個時候,兩口子也臨近退休,王鳳蓮覺得自己兩口子作為父母,也算是完成任務了

02.現在我有錢又有時間,該享清福了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