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你打工20年,補貼我弟一家3口,70歲病了找我養老?滾吧」

2022-02-28     言諾     4333

「媽,你打工20年,補貼我弟一家3口,70歲病了找我養老?滾吧」

很多重男輕女的父母,在老去之後,發現事情並不像自己想的那樣發展。本來以為好好的疼愛兒子,能夠老有所依。可是到最後,還是要去求女兒。

在中國,很多人心裡都有這樣的思想,女兒總歸要嫁人的,到時候就是別人家的人,如果那時候再指望女兒養老,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能指望的只有兒子,不管生幾個女兒,家庭條件如何,都要有一個兒子,才會覺得心安。

平時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資源分配也會有很大的區別。會把好的東西儘可能的分配給兒子,女兒給口飯吃,能夠平平安安的長大就好。等到女兒出嫁時,得一筆不小的彩禮,這就是女兒給家裡做的最大的貢獻。

可是現在社會不同了,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只要自己有本事,依然可以照顧很多人,負擔起很多責任。可是這個道理,太多的父母到現在都還想不明白。

溺愛兒子,讓兒子不懂得感恩,長大之後,覺得父母給予他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當父母真正老了,需要他的時候,他會把父母往外推。尤其是結婚之後,一般兒媳都不願意和婆婆在一起生活。這個時候再想起女兒,可是女兒心裡沒有了一點母女之情,因為前半生被父母不重視,心中積累了很深的仇恨。

「媽,你打工20年,補貼我弟一家3口,70歲病了找我養老?滾吧」

文濤和文靜是姐弟,從小文靜就不受待見,長大了也是如此。母親70歲了,身患重病,卻敲響了文靜家的門,想讓她養老。文靜心裡委屈,往事一幕幕好像就在眼前……

天底下最偏心的媽媽。

文靜其實是一個很聰明的孩子,從小學到初中,在班裡的成績都是名列前茅。可是母親說什麼都不讓她念高中了,因為需要支付學費,而且這個時候弟弟也上初中了,母親要多攢一些錢,留給弟弟上高中用。

不得已的情況下,文靜四處打工,她不甘心認命,去到一個書店,一邊當營業員,一邊希望多讀一些書,能夠有更多的知識和見識。

這麼些年,文靜想為自己攢一些錢,可是母親死纏爛打,都從她手裡奪了去。一直到她結婚,都沒有錢為自己置辦一件稱心的嫁妝。不僅如此,母親還給男人要了一大筆彩禮錢,娘家人是高興了,可是文靜去到婆家,遭受了婆婆多少白眼和為難。

好在這些年都過來了,文靜覺得自己的日子也好過了很多。她不再理會母親,說了很重的話,說母女之間的恩怨已了,彼此就當不認識最好。文靜說的話讓母親也傷心了,兩個人就此像是斷絕了關係一般,再無往來。

「媽,你打工20年,補貼我弟一家3口,70歲病了找我養老?滾吧」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