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重男輕女的父母,在老去之後,發現事情並不像自己想的那樣發展。本來以為好好的疼愛兒子,能夠老有所依。可是到最後,還是要去求女兒。
在中國,很多人心裡都有這樣的思想,女兒總歸要嫁人的,到時候就是別人家的人,如果那時候再指望女兒養老,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能指望的只有兒子,不管生幾個女兒,家庭條件如何,都要有一個兒子,才會覺得心安。
平時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資源分配也會有很大的區別。會把好的東西儘可能的分配給兒子,女兒給口飯吃,能夠平平安安的長大就好。等到女兒出嫁時,得一筆不小的彩禮,這就是女兒給家裡做的最大的貢獻。
可是現在社會不同了,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只要自己有本事,依然可以照顧很多人,負擔起很多責任。可是這個道理,太多的父母到現在都還想不明白。
溺愛兒子,讓兒子不懂得感恩,長大之後,覺得父母給予他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當父母真正老了,需要他的時候,他會把父母往外推。尤其是結婚之後,一般兒媳都不願意和婆婆在一起生活。這個時候再想起女兒,可是女兒心裡沒有了一點母女之情,因為前半生被父母不重視,心中積累了很深的仇恨。
文濤和文靜是姐弟,從小文靜就不受待見,長大了也是如此。母親70歲了,身患重病,卻敲響了文靜家的門,想讓她養老。文靜心裡委屈,往事一幕幕好像就在眼前……
天底下最偏心的媽媽。
文靜其實是一個很聰明的孩子,從小學到初中,在班裡的成績都是名列前茅。可是母親說什麼都不讓她念高中了,因為需要支付學費,而且這個時候弟弟也上初中了,母親要多攢一些錢,留給弟弟上高中用。
不得已的情況下,文靜四處打工,她不甘心認命,去到一個書店,一邊當營業員,一邊希望多讀一些書,能夠有更多的知識和見識。
這麼些年,文靜想為自己攢一些錢,可是母親死纏爛打,都從她手裡奪了去。一直到她結婚,都沒有錢為自己置辦一件稱心的嫁妝。不僅如此,母親還給男人要了一大筆彩禮錢,娘家人是高興了,可是文靜去到婆家,遭受了婆婆多少白眼和為難。
好在這些年都過來了,文靜覺得自己的日子也好過了很多。她不再理會母親,說了很重的話,說母女之間的恩怨已了,彼此就當不認識最好。文靜說的話讓母親也傷心了,兩個人就此像是斷絕了關係一般,再無往來。
雖如此,但是文靜一直關注著娘家,知道母親一直外出打工,她沒有什麼文化,又想多賺點錢補貼弟弟家,所以乾的都是苦力活,乾的時間也長,又省吃儉用,很是辛苦。
雖然母親對自己很不好,但是也做不到足夠的絕情。每個月,她會託人給娘家送去點兒米麵糧油,也會給母親送一些藥材和補品,希望她能對自己好一點。
可是這些東西,真正吃到母親嘴裡的並不多,文靜心裡想,就當是做女兒盡點孝道了。母親心裡也明白,女兒其實是嘴硬心軟。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很多年過去,文靜的日子越來越好過,而母親在外打工已經20年,現在已經不能幹很重的體力活,還是堅持很早就起來,跟著一些施工隊去做做打掃衛生,種花種草的活計。每天能賺百十塊錢,可是回來之後,灰頭土臉,累得連飯都不願意吃,澡都不願意洗。
文靜也聽說母親和弟媳之間關係並不好,弟媳嫌棄她髒,嫌棄她老了不中用了。可是沒想到,對於這樣一個為他們奉獻出全部的老人,弟弟和弟媳會這樣狠心。
母親查出病,被攆出家門。
這天,母親來到文靜家門口,手裡還拿著一個小包袱,兩隻眼睛很紅,而且臉色很難看,人已經瘦的不成樣子,仿佛一陣風就能吹倒。母親說:「女兒,醫生說我腦子裡長了個瘤,後期可能會糊塗,也可能會看不見東西,你弟弟把我攆了出來,沒辦法,我只能來投奔你。」
文靜很生氣,氣母親窩囊,也氣弟弟如此不孝順。她說:「媽,你打工20年,補貼我弟一家3口,70歲病了找我養老?滾吧」。
母親拖著腿往回走,走得很慢,她也覺得自己沒有臉再求女兒了。雖然嘴硬,但是文靜的心腸還是軟了下來。她悄悄的找了一個親戚,就說看她一個孤老太太挺可憐,先給她提供一個住處,然後再找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文靜找了個律師,諮詢了一下關於弟弟是否應該贍養母親的問題。在律師的幫助下,文靜上門,要和弟弟文濤打官司。文濤沒有經過什麼大事,一聽說打官司,收到法院的傳票,腿已經嚇軟了。
他連忙對姐姐說:「我不是不想給咱媽看病,也不是不想管她,可是我實在沒辦法,還有孩子養,總不能把房子賣了給母親治病,我們一家三口露宿街頭吧」。
文靜說:「這20年,母親就算一個月打工能掙3000塊,一年就是3萬多,你不用出多了,把母親這些年來打工賺的60萬拿出來就行,就如果你全花了,那麼你就去借,不然的話,咱們就法院見。」
弟弟和弟媳失口否認母親掙過這麼多錢,這時母親也來到了弟弟弟媳家,拿出一個小帳本,裡面記錄著她所賺的每一筆錢,每一次給弟弟和弟媳的時間。雖然沒有證人,但是公道自在人心。
母親聲淚俱下,控訴著弟弟和弟媳不孝的事實,弟弟和弟媳在眾人譴責的目光下,也不敢再說什麼,答應把母親接回家,好好給母親治病。
母親住進了醫院,拉著文靜的手,不停的跟她道歉。醫生詳細的診斷結果也出來了,雖然病情比較嚴重,但是並不是沒有辦法解決。通過手術,母親康復的幾率很大。
手術費用需要30萬,加上後期康復,一共需要50萬左右。弟媳很不情願的拿出30萬,說這是她全部的積蓄了。
文靜一把把錢拿過來,交上了手術費,然後對弟弟說:「看你們兩口子以後怎麼表現,還差媽的30萬,如果能好好伺候媽,剩下的錢我來出。如果你們還是這麼狼心狗肺,不好好對待老人,那麼就算你們砸鍋賣鐵,這筆錢我也要讓你們吐出來!」
看到這麼厲害的姐姐,弟弟和弟媳都不吱聲了。兩個人不斷的點頭答應,說以後肯定會好好伺候老人。
這也算是有一個好的結局,也奉勸天底下所有的父母,不要苛待女兒,溺愛兒子。要用正確的教育方式,才能教育出優秀的孩子,自己也能有更好的晚年。
種什麼因結什麼果。
有很多人,仍然顧及著親情,不願意做出最狠心的選擇。可是也有一些女兒,心存怨恨,就算是老人最後真的沒有依靠,也不會伸出援手,因為畢竟那些年,父母把她的心傷的太重了。
就算是身上有贍養老人的義務,可以伺候她,但是內心是冰冷的,不會再輕易展示出自己溫柔的一面。
孩子出生,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都應該一視同仁。沒有誰能決定自己生男生女,但是如果教育的好,可以給予孩子一個更好的未來。孩子將來有出息,父母未來也會輕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