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恩大過天!夫妻撿到棄嬰「扛煤氣罐」供讀博士 24年後親生父母「帶220萬」認親被拒:我有父母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兒女在外,父母總是少不了惦念和擔心,一封封家書,一聲聲叮囑,滿是關心與愛意,為人父母者,生怕兒女受苦受難,這種血脈牽連的骨血親情,大概是世間最真摯,也是最動人的情感了。
但並不是每個人都配得上"父母"二字,育而不養,拋子棄女者,當遭世人唾棄。
大陸湖北的肖春陽祁春蘭收養了在路邊撿來的女嬰,把她當作親生的孩子精心照顧。妻子祁春蘭病逝之後,肖春陽靠著扛煤氣罐,一點點攢錢供著女兒讀到了博士。
這時候親生父母卻帶著50萬(約220萬新台幣)突然找來認親,此時學業有成的肖晶晶到底該作何選擇呢?是與親生父母相認,感謝他們的生育之恩,還是繼續留在養父身邊呢?
1、路邊撿到棄嬰
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在不少偏遠地區,仍然會出現因為重男輕女,或家境貧寒而丟棄嬰兒的現象。
所以在那時候,福利院、或者路邊每年都會有不少被丟棄的剛出生的孩子,而且絕大多數都是女嬰。當地村民對這種事已經屢見不鮮,幾乎每個上了年紀的人都能說一些和棄嬰有關的事。
家住湖北省孝感的肖春陽和祁春蘭,原本只是一對普通的夫妻。丈夫肖春陽是退伍老兵,退伍後也沒找到合適的工作,就在孝南區棉紡廠的食堂做一些打雜的活兒。
妻子祁春蘭患有先天性殘疾,失去了勞動能力。只能在家休養,因為妻子身體不好,所以結婚多年,兩人都沒有孩子。
日子雖然清貧,但感情和睦,丈夫顧家,妻子體貼,這個小家庭也溫馨十足。
1987年的冬天格外冷,一出門就是凜冽的寒風,大雪壓屋檐,人在路上走,呼口氣都是煙霧繚繞。
那天,祁春蘭起床肚子疼得直不起身,肖崇陽打電話給廠裡請了假,帶著妻子去醫院看病。醫生開了葯之後,就攙扶著妻子準備回家。
走到離家不遠的小路上,就隱隱約約聽見嬰兒的陣陣哭聲。兩人環顧了四周,哪裡有半個人影兒,除了一個破舊的垃圾桶,都是荒蕪的田地。
兩人這才小心翼翼地湊近垃圾桶一看,一個竹框裡有一個嬰兒在哇哇大哭。小臉已被凍得發紫。包裹著他的只有一條小破毛毯,也就出生幾天的樣子。
夫妻倆的心一下子揪了起來,「這大冬天這麼冷,誰這麼狠心啊?」肖春陽連忙脫下身上的棉服將嬰兒裹實抱在懷裡,他找了找嬰兒身邊也沒有留下任何信物,應該是鐵了心要丟棄決意不再找回。
兩人簡單商量了兩句,決定把孩子先抱回家再說。不然在寒冷的冬天,應該撐不過一個夜晚,就會被活活凍死。何況在這荒郊野外,若是遇上野狗,後果不堪設想。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最初的這幾天,祁春蘭就讓丈夫在附近打聽有沒有哪家的女嬰丟了,但一個星期過去了沒有任何音訊。
祁春蘭就試探性地問了句丈夫肖春陽:「要不我們把這孩子收養了吧?」肖崇陽咧開嘴角,笑了笑回答,「我也正有此意呢!」
隨後他們去給嬰兒辦了領養手續,並取名為肖晶晶。
2、將撿來的女嬰視若己出
兩口之家因為肖晶晶的到來變成了三口之家,家裡也因此增添了不少歡樂。這麼大的事情自然瞞不過親戚朋友,沒過幾天,他們都到家裡湊熱鬧看看這個垃圾桶撿來的嬰兒。
大家都搶著抱過來瞅瞅這個可愛的小傢伙,大大的眼睛撲閃撲閃,睫毛長長的,就這麼好奇的盯著你看,逗逗她還會咯吱咯吱的對你笑,大家都誇夫妻倆有福氣。
肖春陽和妻子請求大家保守這個秘密,不要把身世告訴孩子。他們不想孩子在自卑中長大,這也是保護她的一種方式。
雖然女兒的到來讓原本不富裕的家庭變得更加拮据,但是只要是女兒要吃的用的,他們從來都不吝嗇。把女兒當作親生孩子一樣疼愛,視若己出。
每次給女兒買的奶粉,都是買貴的那一類。有鄰居看到,就建議說,「天天喝奶粉,貴著呢。等孩子大點,用米糊糊交替著吃。」肖春陽就笑著說,不礙事。
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別的孩子有的,我們家晶晶也要有。」
在養父母的關愛和呵護下,肖晶晶一天天健康的長大。
時常能看見一家人在鎮上買東西,小小的肖晶晶走在父母的中間,左邊小手拉著爸爸,右邊就拉著媽媽的手。
有時候還調皮,故意蜷著腿讓爸爸媽媽把自己拉起來,像盪鞦韆那樣盪兩下才放下腳,一家人才又呵呵地笑朝著家的方向走去。
1990年,肖崇陽所在的棉紡廠企業改制,裁了不少人,他也下崗了。失去了經濟來源的肖春陽到處找活兒干,沒學歷也沒其它手藝,唯一拿得出手的只有一身力氣。
經過熟人的介紹,他找到了一個拉板車給別人送貨的活兒,工錢按次數給,拉的貨物多就賺得多。
肖春陽幹活很賣力,別人一天拉個十來趟就收工。他不,一天拉上幾十趟還跑到老闆那裡問問還有沒有要拉的貨。
辛苦幹了四五年,晶晶也上小學了。肖崇陽尋思著得攢錢給女兒晶晶上學,現在分配的拉貨的活兒越來越少,每個月賺的錢只能勉強夠一家人的開銷。
為了賺得多些,1995年,肖崇陽又找份了替人送煤氣罐的活。這一份苦力活,肖崇陽需要早早地起床,瞪著一輛破舊的三輪車,扛著幾十斤的煤氣罐上下樓梯,一層一層送到每戶人家。
祁春蘭為了貼補家裡,也在家裡做幫人補衣服的針線活兒。
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放學後,懂事的晶晶也會幫著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兒。在學習上也從來沒懈怠過,每次期末考試後都拿著幾張明晃晃的獎狀一蹦一跳地回家,這時候能看到父母臉上露出的欣慰自豪的表情,就是晶晶努力的意義。
內容未完,請點擊「第2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