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帶孫8年,一朝被兒媳過河拆橋趕回老家,婆婆收回房子趕人走
所謂的婆媳關係,本來就是婚姻的副產品,讓兩個只有利害關係,沒有任何直接關係的婆媳,在一個家裡長時間的和平共處,還要達到一種水乳交融的地步,這怎麼可能?
其實,婆媳之間最好的相處之道,莫過於視如己出的關愛,相敬如賓的對待。兒媳婦不是親閨女,卻勝似親閨女。婆婆不是親媽,卻勝似親媽。只有做到這兩點,婆媳之間,就不難相處。
畢竟,自己的親媽是媽,別人的媽也是媽。自己的女兒是女兒,別人的女兒也是女兒。
01、婆婆帶孫8年,一朝被兒媳趕回老家
自從退休那年開始,應兒子的要求,莫阿姨已經來到了兒子家8年。這8年來,她出錢出力撫養大了孫子孫女。眼看著孫子孫女慢慢長大,讀書,莫阿姨以為自己終於可以享福了。
可誰不知道,在她不知情的情況下,兒媳婦卻早已答應了要接她的父母來家裡養老。直到最後一刻,莫阿姨才知道這件事。
兒媳婦跟她說,兩個孩子慢慢長大了, 莫阿姨留在家裡也沒有了用武之地,還不如回老家好好陪陪公公。畢竟公公一個人在老家也很孤單冷清。
一開始,莫阿姨以為兒媳婦是一片孝心。畢竟老伴一個人在老家過日子,確實很淒涼冷清。可她也曾多次跟兒子提起過要把老伴接來一起養老,可兒媳婦卻遲遲不肯點頭,只敷衍地說,家裡房子小,人多了住不下。
兒子的婚房,是莫阿姨和老伴自己出錢買的。當時為了一步到位,莫阿姨直接給兒子買了一套大三房的房子,就是想著以後有朝一日自己和老伴會來養老。
可兒媳婦還是不肯,說現在孩子也慢慢大了,大三房早就住不下去,公公再來豈不是要打地鋪?兒媳婦百般阻攔的時候,兒子低著頭沉默不語。
02、婆婆淚崩:你父母是寶,我就該是免費保姆?
兒媳婦的嫌棄,莫阿姨心中早有了數。只是她想著,如今孫子孫女還小,兒媳婦還有求於自己,不至於這麼快就過河拆橋。可誰知道,兒媳婦竟然如此容不下她。
莫阿姨心裡很難過,在兒子家待了8年,一開始她是極度不習慣,房子不大,又沒有熟人朋友,連個聊天的伴都沒有。可後來,日子慢慢過下去,莫阿姨倒也慢慢習慣了。
只是她這邊剛習慣,兒媳婦卻開始趕人了,還是為了她父母趕人,這讓莫阿姨的心,如同被撕開了一道口子一樣,痛得很。
莫阿姨看向兒子,因為兒子前段時間還應承著她,要把老家的老伴接來養老,這怎麼就換成了要接兒媳婦的父母來養老?兒媳婦父母有自己的親生兒子,父母不跟自己的兒子養老,憑什麼跟女婿養老?
可兒子卻不說話,也不曾為莫阿姨維護。莫阿姨的心,一直往下沉。她知道兒子是妻管嚴,可卻沒想到,在父母養老的問題上,兒子竟然也拿不出一點魄力來。
莫阿姨忍不住淚崩,懟了兒媳婦:你父母是寶,我就該是免費保姆嗎?出錢出力幫你們拉扯大兩個孩子,最終卻落得無人養老的下場嗎?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03、婆婆趕人收房子
兒子的眼神躲躲閃閃,兒媳婦卻不甘示弱地說:孩子跟你兒子的姓,又不是跟我姓,你當父母的,幫兒子帶孩子,這不是理所當然的嗎?別人家的婆婆,都能任勞任怨帶孩子,怎麼到了你這裡,就要求這麼多?
莫阿姨不想再跟兒媳婦辯解,她直接告訴兒媳婦,既然如此,那你們就把這套房子騰出來吧,我寧願把房子出租出去,也好過養活一群白眼狼。
聽到自己被趕走,兒媳婦頓時就哭鬧上了,說如果莫阿姨要趕人,那她就馬上離婚,讓莫阿姨的兒子妻離子散。如果莫阿姨逼急了她,她還會把兩個孩子帶走,連孩子的姓氏都改了。
莫阿姨不說話,看著著急得不停辯解的兒子,大失所望地搖了搖頭,拿起自己的行李徑直走了。她終究還是心軟了,不忍心讓兒子和兩個孩子流落街頭。
只是這次的心軟,是她最後一次心軟了。至於兒子以後,就讓他自力更生吧,她也不會指望兒子兒媳婦養老,就和老伴待在老家慢慢度過餘生吧。
今日話題:
你認為莫阿姨應該強硬收回房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