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廣智徐志勝:我們是喜劇的後浪

2022-02-28     昀澤     15981

們問。

「沒有明顯的變化呀。可能是穩中有變吧,

我目前就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里,如果有一

天我發現這件事情我做不好,或者適應不了,那

就想著去改變嘛。」

「徐志勝這個人最穩定的部分是什麼?」

「快樂,肯定是快樂。快樂的能力和對快樂

的追求。」徐志勝聊起了快樂,「我對快樂很敏

感,我更容易感到快樂。」

這不是與生俱來的能力,是徐志勝練習出

來的能力。「你是一個堅持快樂的人,就會越來

越快樂,要主動去做一些讓自己快樂的事情。」他

說,「有些朋友會說自己不知道怎麼去快樂,這

是一個很可怕的事情。我知道我做什麼事情會

快樂,我就會去這樣做,讓自己儘可能地立刻快

樂起來。」

與何廣智一樣,他這半年的日程表疊得密

密麻麻。他想著不能這麼一直累下去。他要去找

朋友打籃球,打完了去朋友家玩,玩回家之後開

始看綜藝。徐志勝有一款看了多年的長壽綜藝,

隨隨便便找一集,他看了都開心。

「把最近遇到的虛榮和虛無繼續超越一下

吧,繼續單純地奉獻快樂吧!」徐志勝發了一條

微博說。

他參加了一些節目,也因此認識了一些新

朋友,體驗了新事物。「最近各種開心事,」他說,

「比如去當了門神,穿了門神的衣服,第一次被吊

了威亞。」

儘管吊威亞並不好受,脖子卡半邊,徐志勝

的表情充滿惶恐,但「這是新奇的經歷,新的經

歷總是開心的嘛。吊威亞肯定害怕,但過山車也

害怕,還是有那麼多人排隊去坐」。

「我在節目裡認識了很多朋友,之前會覺得

他們都是不可接近的大明星啊,但是真的坐在

一起的時候,覺得其實我們也沒有那麼疏遠,他

們也是平常人,我們也可以像朋友一樣相處。」

生活中的徐志勝和節目裡其實區別不大,

一樣愛說愛笑。「綜藝是讓更多人認識我的形

式,大家看到的我就是真實的我。」他說。

「你感覺就還比較自信。」

「也不是自信吧,就是一種習慣。綜藝沒有一

個固定的模式,所以我不知道怎麼去適應。搞人

設會很累,做真實的自己是最輕鬆,也最不會犯

錯的一件事。」徐志勝說。

徐志勝想過退賽,突然而來的關注讓他感到意外,他在之前的採訪中用了「德不配位」四個字來形容當時的感受。《脫口秀大會4》進入後半程,他的段子儲存全部耗盡,新素材也已經寫無可寫。「最好的東西已經給觀眾了,我沒有更好的東西了。再講下去,就是折磨觀眾吧」,他想。

不過,很快他就發現,很多觀眾是支持他的。寫不出段子這件事,只折磨他自己。「起起伏伏狀態總是會有,這是你自己的事情,必須自己去解決。如果因為『伏』下去,就放棄了,那再也起不來了啊。」他說。

徐志勝有著好學生的特質:結果可以不必圓滿,但是過程必須盡全力。就像他準備考研時,簡單的日程表被重複了11個月:6點起床,早餐後開始學習,午睡半小時,再繼續學習到10點半。

他走到了《脫口秀大會4》的決賽,獲得了第四名。說完感言,掛上話筒的那一刻,突然許多情緒都涌了上來。「現在想到那一刻還是很感動。以一場口誤開始的比賽,我比下來了,終於比完了。我被看見了,也被喜歡。我擱下話筒的那一刻,我知道很多事情都不一樣了,生活會不一樣了。」

徐志勝離開了北方,搬去上海。在笑果公司旁租了一個房子:他討厭通勤,他要三分鐘內就能走到公司。他喜歡在公司打球,還會在下班時帶走公司的幾瓶飲料回去,「公司不就是要給員工提供這種福利嗎?」他笑道。

「你這個人也隨著生活發生了變化吧?」我們問。

「沒有明顯的變化呀。可能是穩中有變吧,我目前就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里,如果有一天我發現這件事情我做不好,或者適應不了,那就想著去改變嘛。」

「徐志勝這個人最穩定的部分是什麼?」

「快樂,肯定是快樂。快樂的能力和對快樂的追求。」徐志勝聊起了快樂,「我對快樂很敏感,我更容易感到快樂。」

這不是與生俱來的能力,是徐志勝練習出來的能力。「你是一個堅持快樂的人,就會越來越快樂,要主動去做一些讓自己快樂的事情。」他說,「有些朋友會說自己不知道怎麼去快樂,這是一個很可怕的事情。我知道我做什麼事情會快樂,我就會去這樣做,讓自己儘可能地立刻快樂起來。」

與何廣智一樣,他這半年的日程表疊得密密麻麻。他想著不能這麼一直累下去。他要去找朋友打籃球,打完了去朋友家玩,玩回家之後開始看綜藝。徐志勝有一款看了多年的長壽綜藝,隨隨便便找一集,他看了都開心。

「把最近遇到的虛榮和虛無繼續超越一下吧,繼續單純地奉獻快樂吧!」徐志勝發了一條微博說。

他參加了一些節目,也因此認識了一些新朋友,體驗了新事物。「最近各種開心事,」他說,「比如去當了門神,穿了門神的衣服,第一次被吊了威亞。」

儘管吊威亞並不好受,脖子卡半邊,徐志勝的表情充滿惶恐,但「這是新奇的經歷,新的經歷總是開心的嘛。吊威亞肯定害怕,但過山車也害怕,還是有那麼多人排隊去坐」。

「我在節目裡認識了很多朋友,之前會覺得他們都是不可接近的大明星啊,但是真的坐在一起的時候,覺得其實我們也沒有那麼疏遠,他們也是平常人,我們也可以像朋友一樣相處。」

生活中的徐志勝和節目裡其實區別不大,一樣愛說愛笑。「綜藝是讓更多人認識我的形式,大家看到的我就是真實的我。」他說。

「你感覺就還比較自信。」

「也不是自信吧,就是一種習慣。綜藝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所以我不知道怎麼去適應。搞人設會很累,做真實的自己是最輕鬆,也最不會犯錯的一件事。」徐志勝說。

何廣智徐志勝:我們是喜劇的後浪

鳥眼平紋V領針織衫 Bally

寬鬆三褶長褲 Zegna

墨鏡 Longines

不單調

進入娛樂圈的實感之一,或許是徐志勝口中頻繁出現的「如履薄冰」。 「比以前採訪成熟了,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了。」他說。

「對娛樂圈有實感了。」

「對輿論有實感了。」他接道。

徐志勝最近在讀《道德經》,每天睡前翻幾頁。《道德經》第十五章說自古善為「士」、善循「道」之人,都是謹慎得仿佛冬日徒步過冰河,好似四周臨敵。

「以前我覺得這種狀態不好,會讓人處於緊張中,小心翼翼的狀態。但我現在其實感覺這種狀態是對的。因為只有在這種狀態下,你對待每件事情才是足夠專注,時刻讓自己有準備好的狀態。」

「一直緊繃著不累嗎?」

「也不是繃著。剛開始是會有緊張,但是習慣了之後,你會發現如履薄冰的情況下,生活會更嶄新,更有張力。咱們都知道生活容易過得單調,但如果每一天都如履薄冰,那生活真不單調。」

對徐志勝來說,「如履薄冰」意味著調動起全身的感官,去接受周圍的信息,並做出反應。「如履薄冰」的徐志勝在乘飛機時,把座位調到窗旁。 「飛機快飛到雲層時,飛機翅膀上會落下雲朵的影子。」他說,「這是我最近注意到的,真美。你下次也看看。」

他描述了許多生活細節:「雖然我是紅綠色盲,但我很喜歡看樹和草,看綠色的東西養眼,感覺生機勃勃」;「干我們這個活兒不太安靜,有時候需要安靜一下,去公園溜達一圈就差不多了」;「前些天我抬頭看到陽光透過樹葉灑下來,那個陰影真好看,我還拍了幾張照,用來留住我生活中的小美好。」

何廣智徐志勝:我們是喜劇的後浪

攝影:姜南(ASTUDIO)

採訪、撰文:李南飛

策劃、統籌:暖小團

文字統籌:劉敏

化妝:陳佳琳

髮型:Joey

服裝造型:傲寒

美術:張天譯、施倩倩(ASTUDIO)

服裝助理:春生、許釋月

插畫:段新月

攝影助理:王嘉玉、張尚澤、鄒詠紫

美術編輯:火大客

新媒體編輯:Neil

新媒體執行:高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