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老人辛苦存了21萬,因2個兒子不孝,臨終選擇全部帶進火葬場

2022-03-01

蒲公英長大之後,一個個蒲公英種子就會離開自己長大的懷抱,飄向四處落地生根,人類也是如此。正所謂「樹大分杈,子大分家」,隨著一個家族兒女、子孫的長大,一個大家族的人不會擠在一起,而是分開居住。故分家又被稱為「分居」。為了更好地協調和家族長輩之間的關係,維持和作為家族外人結婚對象的關係,分家是有必要的,也是自古以來的傳統。

01

不僅父母輩的兄弟姐妹們要分家,父母養育的兒女在成長到一定年齡時也要和父母分家。這個時候,留下年邁的父母通常有三種選擇。第一種是儘管年齡大了,可身體硬朗,可以自己照顧自己,又喜好清凈的父母,通常會選擇自己居住。這種父母經濟來源可以是自己工作退休後的退休金和養老補貼,也可以是來自子女的定期贍養費。

第二種選擇則是寄居在一個兒子或者女兒家中,其餘的子女可以選擇提供贍養費並定期看望老人;最後一種則是按月、年等日期,分別寄居在幾個兒女家中,讓兒女們輪流照料。

顯而易見,無論是哪種方式,作為子女們,都應該盡到應盡的孝道。贍養老人是種義務,也是一種責任,父母養大了兒女,那麼,兒女為父母養老送終本就是理所當然的。

無論何時何地,親情都是一種羈絆,是一種難捨難分的感情。但卻有不少人,在享受了父母的養育之恩,卻未盡到應盡的孝道。江蘇一名拾荒老人便是這萬千不孝事件中的一位。

據了解,這位拾荒老人臨終攢下了二十一萬元的巨額存款,本應留給子女,老人卻將辛苦攢下的血汗錢攜帶到火葬場,讓這筆遺產跟著自己一起「走了」,理由很簡單,是因為子女的不孝,讓老人打消了將財產留給子女的想法。

02

正月時,家家戶戶都是一副辭舊迎新的氣象,而火葬場這邊卻是一片冷清。因為處於正月,很少有人會選擇在這個喜慶的時候舉辦喪事,因此,作為火葬場職工的楊林也是工作清閒。當楊林慢悠悠地焚燒著一具老人屍體時,從焚燒爐的入口處看去,焚燒爐里竟然飛舞著一張張紅色的百元人民幣。

這讓楊林十分驚訝,他雖然沒見過此番情景,但還是迅速做出了反應,本著安全操作的考慮,楊林暫停了焚燒。像常人想像的那樣,楊林也以為只是子女為了孝道塞進老人壽衣里的。

然而,當他打開焚燒爐後,楊林卻發現,這並不是冥幣,而是真真正正的百元大鈔,而且焚燒的數量不在少數。因為焚燒過一段時間,很多鈔票都已經被燒毀了,只有少數包裹在裡面的百元鈔還保持著原來的樣子。

03

原來,這名被焚燒的老人姓陶,晚年以拾荒為生。將老人在外等候父親骨灰的兩個兒子喊來,火葬場的工作人員通知了兩個兒子這件事情。兩個兒子的表情同樣吃驚,並不知道拾荒的父親竟然有這樣一筆巨額存款,更不理解父親將財產和自己一起焚燒的行為。

事後發現,老人生前攢下的21萬巨款,在自己去世前不久取出,並將其塞到壽衣中讓錢財隨自己一起焚燒。這樣的舉動不是愛財,而是因為兒子們的不孝。原來,當年陶老爺子和兒子們分家後,將自己的房屋田地等有價值的東西全部留給了兒子,而自己卻獨自租了一間小屋以拾荒為生。隨著年歲漸長,陶老爺子意識到自己的身體可能撐不了多久。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冬天馬上就要來臨,老爺子估摸著這是自己人生的最後一個冬天,便想在人生的最後階段享受和兒子們團聚在一起的生活,便找到了自己的兒子們,希望讓兒子們陪伴自己度過人生的最後一個階段。但令陶老爺子寒心的是,兒媳們反對,兒子們也嫌棄自己拾荒的身份不願意接陶老爺子回家,這才有了老爺子壽衣里攜帶遺產一同焚燒的事。

結語

得知父親離世的消息,兩個兒子不以為意,卻不知陶老爺子將本該屬於他們的遺產焚燒殆盡。得知這件事後,即便兩個兒子後悔不已,事情也不會有所改變。盡孝本該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這兩位的所作所為的確讓人心寒。自己對父親的拾荒不屑一顧,反而對拾荒得來的巨額存款垂涎不已。或許,陶老爺子焚燒財產的這番舉動,就是表達了對兒子們不孝的嘲諷和憤怒。

聲明:本文由入駐搜狐公眾平台的作者撰寫,除搜狐官方帳號外,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場。


相关文章

  • 談婚論嫁後,男朋友爸媽全款買了婚房,我提出加名字,婚事沒了
  • 我年薪30萬,追求高中班花三年未果,準備娶別人後,她給我打電話
  • 離婚後,我把新女友帶回老家,侄兒驚叫一聲跑了:不好了,狼來了
  • 70歲老人對子女說:我們不需要你們的陪伴,少來幾次就是孝順
  • 70歲老人對子女說:我們不需要你們的陪伴,少來幾次就是孝順
  • 3000退休金40萬存款,拒絕兒媳找的工作,我見不到孫子了
  • 中專同學聚會,班長問大家退休金,我說9000,當晚被踢出同學群
  • 離婚後,我把新女友帶回老家,侄兒驚叫一聲跑了:不好了,狼來了
  • 小姑子總在後半夜跑我家貼面膜,直到我換了一把鎖,我家才清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