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裝修兒媳陪嫁房,給小兒子結婚,兒媳:房賣了,謝你的精裝修
01
早些年,離婚還沒那麼普遍的時候,大多數的人在出現婚姻問題後,都很少會選擇離婚,無論是因為孩子,還是怕鄰居的閒言碎語,又或者老觀念中認為的離婚"丟人",大家的選擇都是一致的"家醜不可外揚"。
隨著80,90後的人們長大,更獨立的意識占據社會主導地位,關於如何對待婚姻這件事,人們也不再畏畏縮縮,委曲求全。
而在近些年來離婚率的不斷攀升的同時,婚姻中的各種問題漸漸走入大眾的視線。
在婚姻中,我們時常會發現夫妻兩個人關係很好,但總會因為家裡人的原因發生一些矛盾,這矛盾從談婚論嫁開始就顯露出來了。
例如婚房怎麼買,寫誰的名字,雙方父母就怕自己的孩子吃了虧,更有甚者,精心算計就想多占點便宜。
而小靜就攤上了一個特別喜歡算計的婆婆。
02
小靜和丈夫是相親認識的,那時候小靜並沒有看上現在的丈夫,可是架不住丈夫長期的甜言蜜語,而且自己身邊的朋友也都結婚了,就同意了丈夫的求婚。
丈夫的家庭條件一般,婚後要和婆婆一起住,小靜的父母怕委屈了小靜,結婚的時候陪嫁了一套三室的房子,婚後小靜一直忙於工作,就把陪嫁的房子租了出去。
小靜的婆婆是個很會來事兒的人,小靜沒結婚的時候,准婆婆就三天兩頭的給她家裡送東西,什麼家鄉的土特產,什麼親戚從國外代購的化妝品,時不時的還約小靜的媽媽一起逛街做美容。
婚後婆婆也依然熱情,只是熱情的方式,似乎慢慢變了。
和小靜的媽媽一起做美容,慢慢的變成錢都是小靜的媽媽出,來小靜的娘家也是看到什麼喜歡的,都會特別可憐的說自己沒有,小靜的媽媽看不過去就送給了她。
起初只是這種小的事情,小靜也沒當回事兒,最多就是和丈夫吐個槽,直到丈夫的弟弟回來,小靜才開始受不了了。
丈夫的弟弟一直在外地讀書,小靜只在結婚的時候見過一面,這次回來是談了個女朋友,帶回來見家長的。
見面當天,婆婆藉口撐場子,把小靜一家也請到了飯店,小靜以為只是去吃個飯,人多熱鬧,誰知道整場酒席下來,婆婆句句不離小靜一家多有錢,人脈多廣,能給小叔子安排好的工作。
小靜一家雖然心裡不舒服,也沒法在這個場合下反駁,只能忍了。
小靜以為婆婆只是說說,為了個面子,沒想到沒過多久,婆婆就帶著弟弟去了小靜娘家,還是在沒有告知小靜的前提下。
當晚,小靜和丈夫說了這件事情,丈夫開始還哄一哄她,說到後來,乾脆和小靜爭執了起來:"你讓媽怎麼辦,弟弟沒工作就娶不到媳婦兒,咱都是一家人,有能力就不能幫一把麼?"說到底,還是小靜的不是了?
小靜堅決反對給小叔子找工作,但是父母怕因為這件事情小靜在婆家受委屈,最終還是托關係給小叔子找了份工作。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小靜知道的時候都要氣炸了,但是木已成舟,她也改變不了什麼,只能作罷。
婆婆嘗到甜頭,更是肆無忌憚,有事沒事就找親家幫個忙,大到買車借錢,小到柴米油鹽,小靜看在眼裡,又不知道如何找婆婆溝通,每次想發脾氣,婆婆都是笑臉相迎,小靜一點辦法也沒有。
而丈夫也是向著婆婆和小叔子,小靜一口氣憋在心裡,感覺自己要抑鬱。
趕上公司出差,小靜想著出去放鬆一下,誰知道婆婆卻趁著她出差的時候,想把自己陪嫁的房子占為己有。
小靜知道這件事情,還是在出差回來以後。陪嫁的房子租戶快到期了,小靜回來後去收房租,推開門卻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
房子被重新裝修了一番,租戶也不見了,臥室的牆上掛著的是小叔子夫妻兩的結婚照。
小靜二話沒說,直接給丈夫打去了電話,誰知道丈夫又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反正房子你也不住,我弟結婚沒有房子,就先住在那裡唄!"小靜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結婚這些年婆家的所作所為歷歷在目,她開始後悔結這個婚。
一個月後,小靜把離婚協議書甩給了婆婆和丈夫:"我從這裡搬走給弟媳騰地方,至於我的陪嫁房,我已經賣掉了,這還得感謝您呀媽,您這精裝修可讓我多賣了不少錢呢!"
小靜最終離了婚,細數這麼些年,她和丈夫似乎也沒有多少感情,反而一直生活在婆婆的算計中,險些迷失自己。
03
婚姻,究竟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才能幸福美滿,歡度一生?或許我們並沒有確切的答案。但提及什麼能毀掉一段婚姻,那"算計"必定首當其衝。
第一:婚姻,最忌算計
"男方買房,要不要寫女方的名字?" "寫了房子就有一半女方的產權了,這要離婚了,男方多虧啊?" "所以呢?彩禮少給點,或者不給?"
以上的對話一定不陌生吧?
我的一個朋友談及此,總是特別不理解的和我說:"這婚還沒結呢,就想著離,日子怎麼能過的好。"
沒錯,結婚是為了夫妻一起攜手走下去的,是為了相伴一生的,沒人會沒事幹結個婚再離,就為了分你那半套房子,畢竟你也不是富二代,家裡也沒有礦。
婚姻的真諦是幸福,是美好,而想擁有一段幸福的婚姻,起碼要一家子一條心,有力氣往一個方向使。
結婚了,就只有一個家,是"我們家",男方是婆家,女方是娘家,所以一定要知道,事事都為了小家去著想,充滿猜忌和算計的日子,是過不下去的。
上文中小靜的丈夫,從一開始和小靜在一起就目的不純,口口聲聲說著一家人,不分你我,但是在真實的利益面前,天平都是向著婆婆傾斜的,從來沒有在乎小靜的感受。
而小靜的婆婆就更加明顯,就是想攀上小靜,自己一家子飛黃騰達,甚至越來越離譜,最終斷送了這段婚姻。
如果說小靜的婆婆是咎由自取,不如說,是她沒有把握好度,觸及到了小靜的底線。
內容未完,請點擊「第2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