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7日晚上,美帝洗漂公司的廠區里傳來一聲尖叫,女工張文娟暈倒在廁所,救護者趕到後,她已經沒有了呼吸。
公司對此做出了27.2萬元的賠償,可是張文娟的家屬卻拒絕了,並向提起了訴訟請求吧,這是怎麼回事?為什麼好好的人突然暈倒?這背後究竟有怎樣的隱情呢?
離奇死亡
張文娟在廁所暈倒後,同事連忙通知了家屬,呼叫救護車。救護車率先到場,還沒等醫生展開急救,張文娟就已經喪失了生命體徵,遺憾的離開了這個世界。張文娟的女兒譚捷在凌晨2點鐘才趕到母親的工作單位,一來就看到母親臉色慘白地躺在擔架上,立刻慌了神。
明明上午才通過電話,那個時候母親還好好的,怎麼晚上就成了這個樣子,譚捷不願意相信這個殘酷的現實。正當譚捷手足無措的時候,警察也及時趕到了。原來之前聽到張文娟死亡的消息後,大家覺得她的死很蹊蹺,馬上就有人通知了警方,所以警察派人來查證。
帶隊的警官先安慰了下悲傷不已的譚捷,然後就開始在現場取證,並且詢問案發目擊者。由於張文娟暈倒的地點是廁所,這裡沒有監控,所以無法判斷具體情況,警察更多的只能根據現場的細節和其他人的證詞來復現當時的情景。
根據張文娟的工友們描述,這個女人的朋友圈子很小,沒有那麼多亂七八糟的事情,在同事中的口碑也很好。而且張文娟之前一直沒有什麼異樣,正常上班下班,和大家有說有笑的,只不過吃飯的時候說自己沒有胃口,沒有吃多少,而且和同伴抱怨有些累,身體不太舒服,誰知道突然發生這種意外。
警察注意到了細節,張文娟可能是因為沒有進食導致的低血糖,再加上身體比較虛弱,所以才會在廁所里體力不支導致暈倒。但是這只是推測,具體的情況還需要經過解剖之後才能獲得準確的答案,所以警察將張文娟的屍體送往醫院進行解剖,以明確她的真正死因。
等待解剖的過程,警察也沒有閒著,調出了張文娟的個人履歷,想要找出一些疑點。很可惜張文娟的過往很乾凈,也沒有什麼犯罪記錄,就是一個普通人。她之前一直沒有工作,在家裡相夫教子,等到丈夫突然生病,喪失了勞動能力之後才外出打工掙錢,從這一點上也找不出漏洞,因此基本可以排除他殺的可能。
終於解剖結果出來了,張文娟確實不是他殺,而是身體機能突然喪失,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猝死」。有了這份屍檢報告打底,警方心裡也就有數了,不是謀殺的話那就是一切好說,他們開始通知家屬,告知死亡信息,準備正式結案。
警察那邊可以交差了,女兒譚捷卻不樂意見到這樣的結果。母親的「猝死」太過蹊蹺,她的身體雖然不能算好,但是一直沒有大病大災,這次卻突然在廁所暈倒,進而喪命,背後肯定有隱情,所以譚捷不想善罷甘休,她要一查到底。
加班成常態
最值得懷疑的當然是張文娟所在的單位。譚捷去工廠裡面打聽,希望找到一些線索。張文娟生前和同事的關係處得很不錯,對於她的死亡也有不少人心有餘悸。所以在譚捷問上門來之後,他們把所有知道的東西都說了出來,這讓譚捷發現了關鍵線索。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原來張文娟猝死時不是在上夜班,她是加班加到了那個時候。這種情況還不是偶然現象,他們廠子裡的員工都是這樣,之前有過多次加班,中間的休息時間很短。後來工廠因為太忙,甚至取消了休假,他們已經連續加班多天,很長時間沒有休息過了。
這樣一來,張文娟的猝死就很好解釋了,這就是典型的過勞死,屬於工傷的範圍。如果不是公司強制要求加班,張文娟就不會這麼晚還在工作,身體不會因長時間工作而虛弱,也就發生不了死亡的慘劇,美帝洗漂公司應該承擔最大的責任。
而此時的美帝洗漂公司這邊,員工死在自己廠區里,公司當然不能不表態。在張文娟去世當天,這家公司就發出公告,對她的離世表示悲痛,並且表示會妥善處理好後續賠償協商工作。隨後公司的中層領導就開始對手下員工倍加體恤起來,多次加班未休息的員工都強制休假,各種待遇也都暫時提升了上來。
另外,美帝洗漂公司還開始對員工們進行思想教育,緊抓輿論,要求員工對外言行一致,不要造損害公司聲譽的謠。可是公司是什麼底色,員工最為清楚,這不過是亡羊補牢的舉措,平時也沒見到他們這麼友善,待遇低工作重,出事了才知道怕,可惜已經晚了。
整頓完內部的工廠領導,又前去張文娟家中慰問,帶來禮品和禮物,口中說著官腔,做足了表面功夫。可是等到談及賠償的時候,工廠領導偃旗息鼓了,不再吱聲,反而讓手下人上前談判。工廠方面開出的價格是20萬,以此作為張文娟的死亡賠償。
譚捷當場便拒絕了公司的賠償,一條人命才值20萬嗎?未免有些太廉價了。譚捷很不服氣,向律師請求幫助,對於母親張文娟在工廠的死亡進行諮詢。由於現場情況很明了,張文娟就是因為過度勞累而死,所以公司肯定要擔負大部分責任,處於不利地位。
但是也有一些問題,張文娟生前和公司並沒有簽訂勞動合同。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說,張文娟並不屬於美帝洗漂公司的雇員。如果強行追責的話,那就是另外一個案子,和譚捷所希望的賠償沒有關係,所以案件稍微有一些棘手。
律師深入了解張文娟的工作情況後,得知對方是早晚班倒,每天都要工作12個小時,半個月輪一次班。這個消息很有價值,因為根據勞動法規定,工人工作明文要求每天不超過8小時,沒有出事也就罷了,現在鬧出了人命,那麼這就是能獲得話語權的最大把柄。
而且張文娟除了12小時工作制之外,還經常性加班,每天不知道要忙到幾點,抓住這一漏洞就可以輕易控制住對方的死穴,對於打贏官司很有幫助。聽到律師這樣說,譚捷心裡有底了,她於是對美帝洗漂公司提起訴訟,希望對方能夠彌補母親去世的損失。
過勞死
譚捷的理由很充分,張文娟是在工作崗位上死亡,而且沒有超過48小時,那麼在《勞動合同法》上就屬於工傷範疇。而且張文娟每天工作時間長,還有各種不合理的加班,最後再加上一條沒有和工人們簽訂勞務合同,足夠美帝洗漂公司喝一壺的了。
事實上,譚捷的起訴很有殺傷力。近年來隨著國家在立法層面的加強,彌補了很多法律漏洞,過去那些擦邊球行為已經不可取了。公司要想少受懲罰,那麼就必須挨打要立正,老老實實的接受法律的制裁,儘量讓死亡者的家屬滿意,不要把事情鬧大,否則到時候很難收場。
我國法律條文規定工人的八小時工作制,不允許過度勞動,可是現在社會上加班仍然是常態,甚至被默許乃至鼓勵,成為一種文化。這種思潮是畸形的,不合理的,對人體充滿了殘酷的壓榨,對於勞動者十分不友好。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網絡上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爆出某公司員工猝死的新聞,美團、拼多多、百度、B站,各種頭部企業也都有員工過勞死現象。這些企業為了效益肆意壓榨員工的勞動,甚至將加班行為很自然的常態化,晚上九點之前不下班,種種有形或者無形的束縛在勞動者周圍遊蕩。
不僅是網際網路行業,製造業同樣是猝死案例的高發地。就像是張文娟一樣,由於工廠訂單加多,時間趕得很急,公司又不願意多招人來增加財務支出,所以就死命使喚老員工,強制加班,用過度勞動換取酬勞,拿別人的身體換錢。
世界上東亞地區的「過勞」現象最為嚴重,日本和韓國的勞動者更加辛苦,幾乎每個月都要加班80小時到100小時以上。我國的數據雖然較為好看一些,但是過勞工作的現象並沒有消失,而是隱藏得更深,勞動者的現狀並沒有什麼區別。
大眾對於「過勞」的認知很淺薄,「過勞死」只是這一現象的極端表現,屬於最壞的情況。大部分情況下,過勞會損害身體機能,導致疲勞加倍,對健康產生副作用,造成隱性和慢性疾病。可是大多數人並沒有意識到,或者已經意識到了,但是在社會和時代的大環境下,這種「過勞」不可避免,人們只能為了收入和職位拼盡全力,接受過勞。
「過勞死」這個詞語最早來自於日本,上世紀60年代末,日本經濟開始騰飛,這種快速發展是以萬千勞動者的血淚鑄就的。於是1969年出現了第一例「過勞死」的案例報道,死者是報紙行業的從業者,由於連續加班而死亡,年僅29歲。
隨後日本學者針對這一現象提出了「過勞死」的概念,認為這是由超負荷的勞動誘發的其他疾病而導致的死亡。最早的時候「過勞死」是一個醫學名詞,後來隨著類似的情況越來越多,其也就成為了一個社會性的詞語,被廣泛傳播。
當代打工人的痛
「過勞死」是一個很沉重的詞語,這不止意味著一個家庭失去了親人。正當壯年的頂樑柱去世,對於一個家庭的打擊可想而知。可是對於「過勞死」的界定範圍,各國都沒有很好的方法。最有經驗的日本,也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來認定「過勞死」。
一般情況下,醫學上會將死亡誘因全部排除之後,將「過勞」作為一種備選考慮,那麼其中的可操縱性就很高,各種扯皮推諉的做法就出現了。我國也沒有「過勞死」的法律概念,更多的是將其概括進「工傷」中,需要經過工傷鑑定。
鑑定過程中的規矩是這樣的:只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死亡,或者48小時之內搶救無效死亡的勞動者,才可以被算入工傷認定中,獲得企業的賠償。
仔細品一下,這條規定的兩個重要前提:工作崗位和48小時。限制重重,難以真正辨別性質,讓能夠通過認定的案例極少,每年大多數猝死的勞動者都無法獲得應有的賠償。
張文娟的家屬算是比較幸運的,她是死在了工作單位,雖然是在廁所里昏倒並去世的,但是當時她的工作還未完成,所以可以卡的上認定的邊緣。再加上死亡事件在48小時之內,所以她的家人完全可以獲得公司的賠償,能夠為她的死討一個說法,稍微慰藉悲痛的心靈。
不過在賠償金額上,雙方始終沒有達成一致。美帝洗漂公司之前只願意拿出20萬元撫恤,後來在起訴的威脅和律師的說和下,他們又增加了七萬兩千元的賠償金額,但對於這個數字譚捷並不滿意,她還是直接拒接了。這筆錢太少,不足以表達對死者的補償之情。
更何況按照工傷保險條例來說,美帝洗漂公司的賠償金額確實太少,譚捷一力要求走司法手段,雙方在法庭上見真章。企業方面畢竟藏著不少的糾紛,不願意站到台前被人攻擊,所以短暫考慮後屈服了,願意接受譚捷的條件,雙方又進行了私下的協商解決。
目前來看,張文娟的事情被很好地解決了,她的家屬獲得了賠償,可以稍微撫平失去親人的傷痛。逝者已逝,希望譚捷和她的父親可以振作起來,好好生活。而資方因為超長的勞動時間和無限制的加班活動,他們受到了應有的懲罰,只不過是以一條人命作為代價。
對於我們來說,要從張文娟的死亡案件中得到警示。在社會中或許有生活的壓力,需要接受壓榨和加班的剝削,但是為了自己的生命考慮,最好還是要保重身體,畢竟身體才是工作的本錢,多考慮一下家人,儘量在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下工作。
否則等到不幸真的發生的時候,後果就會很嚴重,對於自己,對於親人來說,都是不可承受的傷痛。當覺得自己的身體出現一些問題的時候,不要強撐著,一定要及時去醫院看看,提前做好保護工作,這是給所有勞動者敲響的一個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