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浙江省縉雲縣壺鎮鎮聯豐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樓干強,在兩個高級別的舞台上分享了治村經驗。無論是面對第17屆中國—東協社會發展與減貧論壇上的國外同行,還是對話清華大學「村支書主體性與共同富裕」研討會上的專家,樓干強均不怵不虛。7月,記者來到聯豐村,與他進行了一席談。其間,樓干強接待了幾批考察團,亦是滔滔不絕。
「說得好」源自「乾得好」,實幹就是樓干強的底氣。
(一)
蓮葉田田,庭院滿香,乾淨悅目,這是記者來到聯豐村後的第一印象。「我們村莊分三步走,乾淨、漂亮、有特色,乾淨是第一步。」盛夏,日照當空,樓干強帶著記者在村裡看了一圈,前胸後背被汗浸了個透。
「這點汗算啥,習慣了。」在汗水裡「洗澡」是村幹部的常態,提起4年前的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那更是揮汗如雨的大決戰。
早年間,聯豐村家家戶戶割草編涼蓆富了家,環境問題隨之而來。2017年,樓干強剛上任時,村裡沒有像樣的水泥路,污水橫流,垃圾成堆。「聯豐村乾脆叫髒亂差村!」來檢查環境的專員一頓臭罵,村幹部心裡很不是滋味,頭也抬不起來。趁著2019年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的契機,樓干強下定決心:一定要順利通過驗收檢查,不能再被指著鼻子罵了!
不為應付檢查做「盆景」,要干就要全域干好。聯豐村村「兩委」幹部統一思想,不僅眼睛能看到的地方要整治到位,埋在地下的良心工程也不能忽視。從地下到路面到空中,雨污分流、拆破除舊、節點打造等等,一時間,30多個項目同步進行。拆要錢,建也要錢,村裡向銀行貸了400萬元。
「從2019年3月29日到7月30日整整126天,我們一天不停地干。」樓干強記得很清楚,那些「啃硬骨頭」的場景總會像幻燈片一樣在他腦中閃過,「拼了命似的干,下雨天搭著篷布干,晚上挑著燈干。」干字當頭,一些圍觀講風涼話的、往村幹部門口倒垃圾撒氣的,漸漸沒了心氣、服了軟。
這一次,以前事事吊車尾不被看好的聯豐村打了一個翻身仗,獲得了400萬元項目獎補資金,全村大為提氣。村莊環境好了,村民的精神頭也不一樣了。村民沈筱莉的想法具有代表性:「以前村子很破,家裡來客人都不好意思。現在就像住在花園裡一樣,每天都有很多人來觀光,很光榮。」
(二)
其實,聯豐村的債務遠遠不止400萬元。「這幾年做環境整治、項目建設,整整投了1800萬元。」聽到這個數字,記者不禁為樓干強捏了一把汗。他卻說,欠著一屁股債,覺得自己腰杆子更直了,債務不是坑,而是墊腳石,聯豐村要憑項目起跳翻身的。
2019年底,樓干強參加了麗水市村幹部培訓「領雁班」,如饑似渴的他,7天培訓里寫光了2根水筆。白天學習種茭白、種香菇,晚上學理論,實踐課堂還去優秀村觀摩學習。「出去一看不得了,外面的村子這麼漂亮這麼有錢!」
「有人說,花錢整治環境這事換了任何人都能幹。要是能掙著錢分給大家那才是真本事。」村民的話雖不好聽但很實在。如何找到村集體進帳的渠道,樓干強壓力不小。在這次培訓中,有兩個點位讓樓干強印象深刻。一個是在麗水市蓮都區的考察點,幾幢民宿坐落在百畝荷花池的外圍,分外好看。另一個是在天台縣的考察點,一個村的卡丁車項目,僅僅兩三百米跑道,但是一天能有上萬元的收入。樓干強靈光一現,將兩者結合,回村打造「萬蓮花海·卡丁樂園」項目,3個月後,40畝爛泥塘變身荷花池,池塘邊布了一圈800米長卡丁車賽道。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樓干強你可別吹牛,這卡丁車一年能掙30萬元?」有人不信,樓干強自己心裡也沒底。2020年8月8日,聯豐村卡丁樂園挑了個吉日開張。樓干強不放心,給兒子1500元,讓他叫幾個朋友來捧捧場。沒想到,開業當天人氣爆棚。卡丁車一圈圈呼嘯而過的聲音交織著微信收款到帳的聲音,讓村幹部一點點興奮了起來。一天營業結束後,村幹部就「關起門來」數錢。「嘩嘩嘩一算,竟然有18320元!」樓干強開懷大笑,這個數字著實讓他驚喜。「咱們別高興得太早,第一天『熱』,不等於天天『熱』。」那天,樓干強特意給大夥兒「澆了一盆涼水」。結果月度帳單出來,總收入竟然有32萬元。當年8月到12月,卡丁車門票賣了110萬元。「我之前的預估是保守了,卡丁車一年掙上百萬元不是玩笑話。」樓干強勁頭十足。
村集體進帳,村民也受益。汪偉華在樂園門口支起小攤,賣小吃和飲料。「有時間就出來擺擺攤,既能滿足遊客需要,自己還能掙些買菜錢。」汪偉華笑著說。卡丁樂園打出名氣後,附近的咖啡館生意也好起來,旺季時經常排起長隊,讓咖啡館負責人盧藝天忙得腳不沾地。
(三)
團團簇簇的繡球花、驚艷大氣的月季、可愛嬌小的多肉……走在聯豐村,花藝小景應接不暇。村主幹道旁的村民家花開正茂,小巷尾的村民家門口也是綠意盎然。老黨員呂志龍擺弄著架子上的四五十盆多肉,驕傲地告訴記者,他是村裡種花大賽的「常勝將軍」。
村裡有個種花大賽?記者表現驚異之餘,樓干強說出了其中的道道。原來在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過程中,聯豐村沿路做了126個小花壇。「如果都是村集體弄,花費不小,而且管理不好。」樓干強思考,如何引導村民參與村莊建設,把美化環境當成自己家的事來辦。
於是,聯豐村黨員帶頭,發動群眾,開展種花評比,每季度評出一二三等獎。有壺鎮中學的學生來當評委,還有鄰鎮的婦女代表來當裁判,種花大賽好不熱鬧,第一次有92戶參賽,現在增加到了300多戶。「我們還搞了一個數字門牌,一掃二維碼,種花得過什麼獎、哪幾盆花可以賣,一清二楚。」樓干強說。
樓干強還記得一戶人家,兩代人關係比較冷淡,兒媳婦也不放心把孩子給老兩口帶。自從兒媳婦開始弄花種草,老兩口就幫襯著打理,力所能及地做一些運土、澆水的小事。一次,兒媳婦在種花比賽中獲得二等獎,她立馬從400元獎金中拿出300元塞給公婆,兩代人關係漸漸融洽起來。
「要說種花給村子帶來的變化,就是糾紛少了,鄉風更文明了。上一次我參加調解還是在2019年10月份。平時爭爭吵吵肯定會有,但從那以後還沒出現過需要調解的情況。」樓干強說,這是舉辦種花比賽的意外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