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發展,科技與人才成了發展的關鍵詞。科技的發展離不開優秀的人才,社會的發展、基層的建設更離不開人才,離開人才談發展、談治理、談未來,都是「空中樓閣」。組織部門應當以人才為核心,規劃培養「棟樑」的「育苗計劃」,讓人才吹響奮鬥「號角」,激活基層建設的「潛力泵」,讓濟濟人才種出一片「綠蔭」,創造非凡業績。
「引才」為先聚活力。基層是國家發展的重要基礎,而優秀的基層人才是推動基層事業蓬勃發展的關鍵,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如今,基層人才引進面臨著人才因基層條件差不願參與、人才源頭缺乏的困境。一方面,要制定相應的關懷政策,以生活優惠條件、購房補貼政策等激勵政策吸引人才,同時增強基層工作內容的相關宣傳,讓人才了解基層、走進基層、熱愛基層;另一方面,要開闊眼界,相信「夜光之珠,不必出於孟津之河」,擴大選擇範圍,不以年齡、資歷、證書設置「門檻」,從基層選拔人才,廣納人才「源流」。
「育才」為主挖潛力。基層是人才的「試驗田」,在培養人才能力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人才培養要遵守選對方向、多點發力的原則。一方面,要明白人才各有所長,基層要建立良好的人才流動機制,梳理人才的優勢和擅長的領域,讓每一個人都能在合適的崗位充分發揮個人所長;另一方面,要堅持與企業、高校、項目的多點對接,設立綜合性和專業性的課程,讓人才通過實踐積累經驗、發展特長、收穫成果,在學習中獲得提高,在成長中加強對於基層工作的了解,提升對基層崗位的深度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培才」為根添動力。優秀的苗子不僅要選育,更要精心栽培,方能摘取選拔和培養的「果實」。鼓勵優秀人才向基層一線集合,是人才強國戰略的核心要義,這不僅可以提高基層工作的水平和質量,更能建立起人才流動的良好循環,持續推動社會發展。基層人才的充分應用,首先要建立公平、公正的人才選拔機制,確保人才到崗、人才合崗;要建立健全人才的選拔機制和審評機制,在公開透明、合理合法的前提下對人才進行「優勝劣汰」的選擇,讓真正的「金子」洗去「黃沙」見真章。與此同時,也要把握好人才工作的「試錯」尺度,讓人才敢幹、想干、能幹,在基層的栽培中釋放強大的生命力,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強大助力。(杭州市餘杭區倉前街道張夢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