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出手了!專家出面解讀刀郎新歌,那鳥事件愈演愈烈

2023-08-11     昀澤     9612

刀郎借用這個故事寫了首新歌,更像是為了揭露娛樂圈的陰暗面,因此,這首歌並非是瞄準特定的個人,他的歌曲不僅傳達了情感,更引發了對音樂行業本質的深刻思考。

央媒出手了!專家出面解讀刀郎新歌,那鳥事件愈演愈烈

央媒、專家都忍不住下場圍觀

央視等主流媒體的報道一下又將刀郎這首歌帶到了新的高度,隨著歌詞解讀的廣泛流傳,它就像是一個社會話題一樣,引發著人們的思考。

專家們也紛紛加入討論的行列,還別說,專家不愧是專家,他們的一番解讀反倒給這首歌曲賦予了更深層次的意義。

央媒出手了!專家出面解讀刀郎新歌,那鳥事件愈演愈烈

有專家認為,歌詞中的「那鳥」等詞語,並非表面上的低俗,而是一種暗藏深意的諷刺,通篇用了很多這樣的表達方法,如果我們結合全篇來看,會發現「那鳥」只是其中一點而已,歌曲真正的目的是反應整個社會的問題

而這種表達剛好契合了大眾對社會的不滿和反思。

央媒出手了!專家出面解讀刀郎新歌,那鳥事件愈演愈烈

民意不可違

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人們對音樂的獲取渠道不再單一,很多網絡歌曲因此爆火,但就是因為信息化的迅速爆炸,讓很多沒有辨別能力的網友深受其害。

還記得當年刀郎火的時候,大家都靠什麼聽歌嗎?

央媒出手了!專家出面解讀刀郎新歌,那鳥事件愈演愈烈

當時,很多孩子們的父母還都是用著按鍵手機,從電視廣告上購買的手機彩鈴,大家對音樂並沒有自己的觀點,就是單純的好聽就行。

可刀郎的隱退事件,卻牽扯出了一個「審美」問題,那英等人之所以被網友們抨擊,更多的是因為他們的言辭傷害了網友們的長輩,嚴重點來說,甚至侮辱了當時普羅大眾們的審美

央媒出手了!專家出面解讀刀郎新歌,那鳥事件愈演愈烈

為何這麼說呢?想當年,新中國在零幾年的時候,整個國家才開始全面改革開放,民眾們的生活慢慢有了起色,很多農村的人員前往大城市討生活,他們經常聽著刀郎的歌,從而尋找著心中的那份慰藉。

那時的人們對音樂沒有鑑別能力,更不存在音樂審美的說法,唯一的標準就是聽著舒服,聽完了還想聽,僅此而已。

央媒出手了!專家出面解讀刀郎新歌,那鳥事件愈演愈烈

審美問題讓人們開始認為,自己喜歡刀郎是不是太土了,要聽什麼歌才能顯得品味高一些呢?

這個問題真的是由刀郎觸發的嗎?顯然跟他沒有任何關係,而且,刀郎的歌並不低級。

央媒出手了!專家出面解讀刀郎新歌,那鳥事件愈演愈烈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