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等中國高官訪美,除了是為了加強國際交往和合作,更是為了向美國傳達中國的嚴正立場。通過此類高層交往,中國試圖向美國發出明確的警告,告誡其在台灣問題上不要再採取挑釁行為,以避免進一步惡化兩國關係和地區穩定。
美國這些年來對台軍售的同時,還打著要「保護台灣安全」的幌子。但我們都明白,美國的真正目的就是想利用台灣來牽制中國,達到遏制中國發展的目的。
但是美國顯然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你越是這樣使壞,你和中國的關係就會越僵。當前中美關係正處在一個十分敏感和複雜的時期,美國如果繼續在台灣問題上煽風點火,只會讓雙方關係雪上加霜。
所以王毅這次訪美,就是希望美國能明白一個道理:大國之間的關係需要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台灣問題涉及中國主權,如果美國繼續鬧事,只會讓自己落入不利的境地。
回顧歷史,台灣問題源遠流長,美國作為外來勢力進駐台灣,導致中國主權遭到分割,這在中國人心中留下了刻骨銘心的歷史記憶。
直到1945年二戰結束,根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台灣才重返祖國懷抱。可就在這時,美國作為戰勝國,卻藉口接管台灣,進而扶植當地勢力建立所謂「國民政府」,將中國的領土強行分裂開來。
這種歷史創傷至今難以抹去,台灣對中國有著獨特的戰略地位和情感價值。作為中華民族的一部分,台灣與大陸翌代同胞血脈相連、命運與共。台灣問題事關民族大義,中國絕不允許任何外來勢力置喙。因此,王毅此行旨在警告美國,不要錯誤判定中國的底線。
希望美國能從中汲取教訓,不要再在台灣問題上心存僥倖。要知道,中美關係處在一個十字路口,美國的選擇將決定這段關係的前途和命運。如果美國繼續在台灣問題上挑釁,那隻會讓自己付出慘重代價。
希望美國能夠充分理解中國的立場,不要繼續在台灣問題上老調重彈。中國人有句老話:智者看大局,美國應該從長遠和整體的角度考慮中美關係,而不是為了一時的小打小鬧而破壞大局。
中美貿易關係會改善嗎?
最近美國經濟情況不太妙,銀行接連倒閉,國債銷路慘澹,金融體系面臨崩潰。為了解困,美國又來求中國買債券了。不過這回中國可沒08年那麼慷慨,只象徵性買了一點點。
中國和美國關係這麼僵,中國也不敢幫太多。但畢竟兩國利益交融太深,中國還是會在關鍵時刻給美國一點幫助,否則美國崩潰對中國也沒好處。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