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這篇案例的開頭,我想先介紹一下為什麼會有「林木採伐許可證」的存在,又為什麼私自砍伐一些樹木會被判刑。
黃河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在經濟重心南移之前,中國歷史上的所有政治中心、經濟中心,全都依黃河而建,我們最熟悉的三大歷史名城,西安、洛陽、開封,全都屬於黃河流域。但為何如今長江要比黃河更受重視?原因很簡單,因為黃河水土流失嚴重,早已不是當初那條哺育眾生的「母親河」。
為了建設城鎮,黃河流域大量林木被採伐,一座座宮殿樓閣拔地而起,綠意盎然的森林逐漸消失,失去了樹木抓牢土地,黃河沿岸大量泥沙被攜卷而下,最終導致河面上漲,河道變化,黃河水患屢屢爆發,水質混雜不堪。
除了黃河受到森林資源消失帶來的惡劣影響外,沙塵暴也是過量砍伐樹木帶來的惡果,為了遏制土壤沙漠化,減弱沙塵暴的危害,自上個七十年代開始,一代又一代的「治沙人」就開始根植黃沙漫天的三北地區,為了那一抹綠意交付終生。
哪怕只時至今日,我國的森林覆蓋率僅有23.04%,而全球森林覆蓋率卻有32%,而這23%的森林覆蓋率,已經是國內通過幾代人的努力,通過一項項法規政策努力出來的後果。儘管如此,還是有很多已經被砍伐過量的樹木無法得到恢復,已經瀕臨滅絕。
這就是為什麼對於一些珍稀的樹木,國家會下大功夫保護,也是為什麼沒有「林木採伐許可證」,誰都不能隨意砍伐林木資源。但對於這些內容很多人其實並不清楚,比如四川成都邛崍市天台山鎮某村落的任某,他就只知道楨楠的價格,卻不知楨楠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私人絕不能砍伐,否則就是犯罪。
這兩棵楨楠長在村民鄭某家自留地中,已經有好幾十年,據鄭某交代,從自己出生開始就已經有兩棵楨楠的存在。鄭某是土生土長的農民,對楨楠壓根就不認識,只當這是兩棵平常的樹,只是陪伴自己的時間比較長,但同村的任某卻了解楨楠的價值。
楨楠是一種較為名貴的樹木,是打造家具的上等原材料,雖然不如金絲楠那般寸木寸金,卻也價值不菲。任某自從知道了鄭某家中的兩棵樹是楨楠後,就一直琢磨著想將其弄到手,終於在2016年的時候以4000元的價格將其買下。
任某不是不知道楨楠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也不是不知道砍伐林木需要林木採伐許可證,但問題在於這兩棵楨楠長在鄭某家的自留地裡面,在任某看來這就是屬於個人資產的範疇內,而自己又花錢買下了這兩棵樹,因此哪怕這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也還是自己的所有物,自己有權對其進行處理。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