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她如此疼愛我兒子,我就從心裡很感激她了。
可更為難得的是,她一個也不捨得吃,卻捨得讓我吃。我這幾年,也算是入鄉隨俗,慢慢也開始喜歡吃這些東西。
而每次,她給我兒子做的同時,還會多給我做出來幾個。在她看來,我從小沒吃過這種東西,現在喜歡吃,就多吃一點。
說實話,我吃的真的不是那麼理直氣壯。
想人家一個老人,如此辛苦,對自己的孫子一片慈愛之心,我真的不忍心去分享我兒子的美食。
可她有這樣的態度,就足以讓我感動。
我從不去計較,什麼真心還是假意,人家這樣做了,這樣說了,我就該從心裡感激人家。
其三,這300個知了猴,給我兒子帶來了極大的幸福感。
我兒子每天晚上都要吃幾個,每次吃,都會說:「這是奶奶摸的,這是爺爺送來的。」
我兒子身邊的小朋友,聽說他每年夏天都能收到爺爺奶奶送來的這份美食時,都是羨慕的。
他是一個被爸媽陪伴,被爺爺奶奶疼愛的小孩。
說實話,我兒子真的是在愛里長大的小孩。他的爺爺奶奶對他的隔輩親,有時候,連我都覺得感動。
每年幾百個知了猴,這份心意是沉重的,也是真切的。
有時候,我自己都覺得,我兒子吃的不是知了猴,而是愛。
在他的孩童時期,他有非常愛他的爺爺奶奶,他住在小城,惦記他,他回了農村,慣著他。
結婚七年,我對「好婆婆」的三個鑑定:
在你需要的時候,幫過你。
老人帶孩子,毛病一大堆。
我不得不承認,我婆婆帶孩子也是有問題的。首先是不講衛生,其次是太慣著孩子。
但是,不管她帶的如何,只要她付出了勞動,對我兒子付出了愛,我就是感激她的。
因為,看孩子這件事,本就是我的事。她幫了我,就是幫了我,雖然不盡人意,但是我需要感激她。
因為,沒有她,我就不能按部就班地工作。
而我的感恩,讓她敢於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愛我的兒子。她至少知道,她的付出是有回報的,至少是不讓她寒心的。她因此願意對我的兒子更好。
她很愛孩子。
其實,兒媳婦完全沒必要一定要求你的婆婆愛你。
說實話,我不需要我婆婆愛我。我自己有親媽,我親媽愛我就可以了。至於婆婆,她愛她的兒子很正常,她愛她的孫子也很正常,我完全沒想過跟她的兒子和孫子爭寵愛。
婆媳,就是婆媳。
不是母女。
我對我婆婆的要求很低,她能如此愛我的兒子,我已然很感動了。
我對她沒有太高的要求,她對我也沒有。只要我跟她兒子好好過日子,她就覺得很開心了。
互相沒要求,矛盾自然就少了。
拎得清。
我覺得我婆婆就是一個好婆婆。
因為,她是那種拎得清的婆婆。她知道兒子和兒媳婦吵架的時候,要向著兒媳婦,而不是兒子。
雖然她心裡還是偏愛自己的兒子,但是她至少是知道,在那種時刻,是要顧及我的感受的。
從不參與我們的夫妻生活。
我們怎麼過日子,我婆婆是從不參與的。雖然她也看不慣我的浪費和愛乾淨,但是她能做到不說,並且安慰自己:「只要我兒子不嫌,我就不說什麼。」
你看,她雖然是個農村婆婆,對於我們的生活真的助力不大,但是勝在拎得清,能幫我們了,就幫我們,幫不了,也不給我們添麻煩。
內容未完,請點擊「第2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