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曼倒並不是很在意小姑子過來住,畢竟小姑子離婚了也挺可憐的。
小姑子要來的頭一天,小曼就收拾好了客房,還給小姑子的女兒買了零食和玩具。
小姑子來了以後倒是也很客氣,說找到房子就搬出去,但是婆婆就不那麼客氣了:"自己家,想住多久住多久,找什麼房子。"小姑子看了看小曼尷尬的笑了笑。
小姑子住在小曼家的這幾天,婆婆好吃好喝,幾乎把冰箱搬空了,就怕小姑子和孩子受了委屈,要走的那天,還把能帶的都帶走了,小曼倒不是心疼那些東西,就是對婆婆的所作所為不能認同。
每次和丈夫聊,丈夫也都是愛答不理,根本不把她的想法當回事。
正值暑假,小曼哥哥一家從老家來當地旅遊,在小曼家住幾天,小曼滿心歡喜的迎接哥哥,卻被婆婆潑了冷水。
"大老遠的來幹啥呢,來了還得你們帶著出去玩兒吧,這得花多少錢…"婆婆磨叨了一整天,小曼強忍著沒有發火兒,想著婆婆只是嘴上說說。
可哥哥在的這幾天,婆婆的所作所為,讓小曼徹底寒了心。每天的飯菜全是青菜,冰箱裡小曼給哥哥家孩子準備的零食也不翼而飛,就連小曼專程給嫂子買的面膜都不知道去了哪裡。
哥哥一家就算是瞎子也看出了小曼婆婆對他們的不歡迎,沒住兩天就匆匆離開了。
哥哥走的當天晚上,小曼就和丈夫大吵了一架,都是基於婆婆平日裡對小曼的不公平,婆婆聽著吵架也不能坐視不理,進屋就和小曼吵了起來:"你們一家那麼多人,每天吃的喝的可都是我兒子的錢啊,我兒子掙錢多不容易啊!"
"我也是掙錢的,又不是你兒子一個人養家!"婆婆的說法又好氣又好笑,小姑子來的時候她怎麼不說省點兒是點兒,對小曼的哥哥就那麼雙標,她算是見識到了。
"那以後,家裡的錢你們各自管,生活費也要AA。"AA?小曼無言以對,她已經對這個家徹底失望了。
次日,昨天吵架勝利了的婆婆又邀請小曼的小姑子來過周末,小曼當即攔下婆婆:"我這也不是慈善機構,誰想來就來的,就算是外面的旅店,住一晚上也得300吧,我這管吃管喝,也不和您多要,大人一天300,小朋友100就可以了,您錢先付一下。"
婆婆聽了小曼的話,轉身就找小曼的丈夫說理去,丈夫還沒來的及替婆婆說話,小曼已經把離婚協議遞了過去。
小曼最終沒有離婚,這場婚姻鬧劇以婆婆搬出去收尾。
03
我們不能只評判小曼的婆婆雙標,畢竟在家庭矛盾面前,雙標只是婆婆的表象,她的內在是希望獲得兒子家庭的主動權,占據家庭的主導地位。
可是她沒有想過,兒子畢竟是和兒媳一起生活,她的加入只會讓這段婚姻失去該有的樣子,所以對待下一代的婚姻,應該秉承以下兩個原則。
第一:凡事都應該把握好分寸,尤其是在親人之間
無論是夫妻之間還是婆媳之間,相處都需要有個度,失了分寸,局勢就會無法把控。
正如小曼的婆婆,妄圖主導小曼家的生活,只會逼得小曼選擇離婚。
婚姻生活中的任意一方家長,或多或少都會偏向自己的孩子一些,這是骨子裡對自己人和外人的區別,誰也無法改變。
沒有哪個婆婆真的會把兒媳當親閨女,也沒有哪個媳婦真的把婆婆當親媽,所以說婆媳關係,更應該適當的保持距離。
婆媳關係中,丈夫充當調和劑,要時刻調和雙方,化干戈為玉帛,而不是添油加崔,激化矛盾。
對於喜歡偏向自己孩子的父母,也應該多想想,媳婦娶回來是為了和兒子好好過日子的,一味的怕媳婦占了便宜,又怎麼能是長久之計。
內容未完,請點擊「第2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