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歲婆婆的年後總結:去兒子家過趟年,多了3個角色,悟懂3個道理

2022-03-03     言諾     29375

有一天兒媳回來後,坐在客廳看電視,抬頭看了一眼客廳燈,對吳阿姨說了一句,「媽,家裡的燈您還沒擦吧,我怎麼覺得灰濛濛的,您明天把家裡的這些燈都擦一下,陽台有梯子。」

聽完兒媳說的這句話,吳阿姨第二天起了個大早,把家裡的燈里里外外擦了個遍,生怕兒媳不滿意,吳阿姨已經55歲了,雖說年紀不算太大,但干起活來總比不上年輕人,幫兒子把家裡打掃乾淨後,她累得一直緩不過來,吳阿姨覺得自己就像那些清潔工,可是卻沒有工資。

春節將近,兒子和兒媳每天回來都會採購不少年貨,兒媳喜歡吃滷味,所以買了不少豬蹄,雞爪這些東西,吳阿姨本打算過年前一天把這些東西燉出來,可兒媳說她想吃,讓吳阿姨早點把這些東西做熟,還說過完年後看這些東西就不香了。

55歲婆婆的年後總結:去兒子家過趟年,多了3個角色,悟懂3個道理

兒媳說豬蹄要紅燒,雞爪要涼拌,吳阿姨根本不會做涼拌雞爪,兒媳從手機上找出了一個視頻,讓吳阿姨學著做,吳阿姨做了兩天才把那些生肉都做熟,兒子和兒媳每天下班回來都要吃肉,還要求吳阿姨炒幾個素菜,說要葷素搭配,每天下午把孫子哄睡著,吳阿姨就開始為晚飯發愁。

吳阿姨覺得自己比別人家的保姆都要費勁,別人家的保姆干不下去可以不幹,但自己呢?為了讓兒子和兒媳婦兒滿意,吳阿姨每天看著視頻學習怎麼做菜,簡直成了兒子和兒媳的專屬廚師。

其實做飯和收拾家這些對於吳阿姨來說不是最困難的,最讓吳阿姨覺得煩心的是,兒媳婦兒讓她教孩子認字,孩子才一歲,什麼都不懂,吳阿姨覺得現在學東西未免也太早了,可兒媳婦兒說已經不早了,孩子得贏在起跑線上,兒子和兒媳婦兒給孩子買了很多早教方面的東西,有音頻書和卡片,吳阿姨就是一個樸實的農村婦女,大字不識幾個,這對於她來說真是困難。

晚上兒媳婦兒下班回到家,就讓吳阿姨拿著那些音頻書過來學習,吳阿姨連漢字都不認識幾個,更何況是英文呢,兒媳婦兒讓吳阿姨好好學習,還說讓吳阿姨留在這裡幫她帶孩子,過完年也別回去了,吳阿姨一聽,心裡有些發慌,她不是不願意幫忙帶孩子,只是自己年紀大了,有些力不從心,平時跟兒媳婦兒的母親輪流著來也沒什麼,可如果一直讓自己帶孩子,自己是真的幹不了啊,就說教育孩子這方面,吳阿姨完全是個外行,比不上那些育兒師和家教,可兒媳婦兒這是要把她培養成孩子的家教啊!

55歲婆婆的年後總結:去兒子家過趟年,多了3個角色,悟懂3個道理

03.悟懂3個道理

過完元宵節沒兩天,吳阿姨就跟兒子和兒媳提出要回老家了,兒媳婦兒不想讓吳阿姨走,想讓吳阿姨留在這裡幫她處理家務,照顧孩子,吳阿姨藉口說自己身體不好,留在這裡只會拖累他們,還是讓親家母來干吧,但是她跟兒子和兒媳保證,如果親家母累了,她來替換幾個月也是可以的。

55歲吳阿姨的年後總結:去兒子家過趟年,多了3個角色,清潔工、廚師、家教,悟懂3個道理,第一,兒子已經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去兒子家小住的時候,要把自己當客人,不要把家裡的活大包大攬,這樣做非但不會討好兒子和兒媳,反而會讓自己很尷尬;第二,不要拚命讓兒子和兒媳覺得你很有用,他們已經是大人了,能夠自己做飯,自己幹家務;第三,孩子是兒子和兒媳生的,教育孩子的事情也應該由他們夫妻兩個人負責,而不是由你這個當奶奶的來管,管得好了,沒什麼閒話,可管得不好了,就都是你的錯,無論何時,都不應該讓自己干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事兒。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