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帶「小三」回家過年,母親攔路口不准進屋,說只認前兒媳
俗話說,婆媳之間的關係是最難相處的。婆媳同住一個屋檐下就會吵的雞飛狗跳,烏煙瘴氣,誰也不服誰。讓夾在中間的兒子(丈夫)感覺幫誰都不對,很是為難。
但本文說的婆婆卻和前兒媳感情融洽,很是合得來。即使她和兒子離婚了,這位婆婆卻還在處處維護著她。
在兒子出軌小三和兒媳離婚後,帶小三回家來過年。這位婆婆卻搬了條凳子攔在了通往家門口的路上,不準兒子和那個女人進家門。說她只認前兒媳,並把兒子和那女人罵了一個狗血淋頭。引來一大片看熱鬧的村民圍觀,最後兒子和小三隻得黯然離去。
這劇情往下怎麼發展?這個婆婆維護的了兒子媳婦的婚姻保衛戰嗎?還真別說,這個婆婆的本事不容小覷,帶大家往下看看就知道了。
這位婆婆就是我的姑媽。
姑媽今年六十多歲,是一個幹活利索說話大氣的老太太。
姑媽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婚後育有一兒一女。大兒子能幹,口才那是一個了得。從大學畢業起就干起了藥材推銷,找的老婆也是和他一起干這個。十幾年下來,賺了不少錢。光房子就買了四套,還曾出資在村裡修了一條通往外面的公路。在他們那個地方,姑媽的大兒子那是小有點名氣的一個人。
老話說的,人有錢了就變壞。姑媽的大兒子也免不了這個俗套,他在外面有了女人,而且是個比他小十幾歲的女人。聽說只有十九歲,親戚們都說這個年輕女人就是奔著他的錢來的。
在外面有了女人後,妻子當時是不曉得的。後來晚上回來的次數少了,就有所察覺了。被發現出軌後,做丈夫的就乾脆提出了離婚,儘管妻子大吵大鬧,家裡母親也不准許,最後妻子還是無可奈何的離了婚。
離婚後,兩個孩子妻子都不要,都給了姑媽的大兒子養。其實,妻子離婚是沒辦法的事情,她把孩子留給男方,是想有藉口來看孩子,對丈夫還抱有著幻想。我姑媽也理解她這個前兒媳,知道她這個心情。
於是,我的這個姑媽就藉口要去給大兒子帶倆孩子(其實就是去監視她的兒子),拿著行李就住到大兒子家裡去了,
住到兒子家後,只要和兒子好的那個女人來家裡了,姑媽就會拿著掃把趕人,一點面子都不帶給的那種。要是兒子敢帶著她回來,那姑媽就會連著兒子一塊拿掃把趕出去。
這樣的次數多了,那個女人來家裡的次數也就少了。當前兒媳來看孩子的時候,姑媽就會做了豐盛的飯菜,把兒子叫回來一家人一起吃,又順便給大兒子說,你看,一家人在一有起多好?
在去年快過年的時候,姑媽帶了倆孫子提前回到了老家準備年貨。沒想到大年29的時候,大兒子開著車帶著那個女人一起回來過年了。
姑媽眼尖,她站在屋前一眼就看到兒子的車正朝家中的路上駛來。她拿起了一條長凳放在了離家不遠的路中間。
兒子的車開到跟前後,果然車上的副駕駛就坐著那個女人。兒子和女人下車後,姑媽不准他們進屋,說這個女人她不認識,她只認她的前兒媳。還叫大家來看,這個女人就是專門搶別人丈夫破壞別人家庭的人,引來了一堆看熱鬧的村民圍觀。最後,在姑媽的堅持下,她兒子只好帶著女人離開了。
在今年的四月份,聽說姑媽的大兒子和前妻復婚了,說是為了兩個孩子有一個完整的家。他們的復婚,我姑媽功不可沒。
其實,在婚姻中,夫妻之間沒有誰對誰錯,只有用心經營和相互理解才能走下去。既然結婚了走到一起了,那就要對孩子負責,對家庭負責,對自己負責。做到了這幾點,也就是做到了對社會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