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姬發頓悟,殷郊被親情所困,兩人的結局早已註定

2023-08-16

《封神第一部》,大場面鏡頭太多了,冀州之戰,戰馬在大火中穿行;殷壽率質子團大勝而歸,天子六駕,滿朝文武;巍峨的祭天台;申公豹驅使饕餮……

特效,實景,銀子在燃燒啊!

《封神演義》是全民皆知的頂級大IP,電影、電視劇層出不窮,但是電影《封神第一部》將視角對準兩個年輕人,殷商太子殷郊和西岐質子姬發,站在上帝視角的觀眾,知道他們的未來走向,電影同樣也在渲染無法逃脫的宿命感。

殷商覆滅,不僅僅是因為紂王和蘇妲己,電影開頭殷商帶領將士討伐冀州,間接說明了這個擁有500年歷史的王朝,已經走向了腐敗。

冀州蘇護,永不朝商!

冀州處在苦寒之地,貴族團們統一穿著皮草,惡劣的自然環境必將導致農業產量受損,殷商不斷增加賦稅,冀州承擔不起,地方諸侯蘇護只能用極端方式對抗王權,兒子和臣民,他選擇了後者。

殷壽手握八百質子,他們來自不同的諸侯國,雖然出身高貴,但絕大部分都是家族的棄子,比如崇應彪,他們既是儲備幹部,也是人質,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

殷壽精神控制蘇全孝,命令他自戕於陣前,這段太震撼了!三言兩語讓一個無辜的少年,埋怨親生父親,自願奉獻年輕的生命。殷壽虛偽、詭辯、利己的形象一下子就立住了。

殷壽利用狐妖弒父殺兄,得到了王座,殷郊順理成章晉升為太子,但是對他而言不是撿漏,而是家破人亡。原本他和王位無緣,母親對他的教育以仁愛為主,登基大典上,殷壽說用活人祭天,他下意識的看向母親,眼睛裡透露出不忍,人如芻狗的奴隸時代,作為上位者卻有一顆仁愛之心,所以姜子牙認為他將會是天下共主,拯救蒼生。

姬發和其他質子不一樣,他主動要求來朝歌當人質,他不是棄子,有一股積極向上的朝氣,西伯侯一家三口將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發揮到極致,是儒家理論下的家庭範本,西伯侯更是紂王的對照組。姬發比殷郊多了一份智勇,紂王命令質子弒父並取而代之時,他選擇了斡旋,暫時保住父親的性命;之後提著假腦袋,為父親爭取時間;法場挾持紂王,救好兄弟殷郊。他具備了領導的三要素,智商高、組織能力強、人緣好。

《封神第一部》是人的故事,神仙、妖魔的參與度不高,手持封神榜的姜子牙失去了法力,楊戩、哪吒專注跑腿送「快遞」,反派申公豹更像是個丑角,身首分離大法練了上千年,還在四處找腦袋,說明他法力有限,後期也只是操控饕餮。

但是姜子牙是必不可少的破局者,封神榜成功打碎殷壽的「英雄」濾鏡,姬發頓悟,但殷郊被親情所困,對神仙三人組窮追不捨,勢必要拿到封神榜,幫父親消除天譴,維持人皇的權勢與威嚴。

電影刪減了很多細節,比如殷郊提劍沖向摘星樓之前,他夢見了姜王后,母親告訴他事情的真相,夢醒之後他又在院子裡發現了母親的屍體,所以他只穿著寢衣就沖向父親的宮殿,被親情所困的他,認為是狐妖迷惑了他英明神武的父親。

紂王下令質子們弒父奪權,在此之前姬發已經看穿了他的虛偽與無情,所以他既沒有選擇遞投名狀,也沒有硬碰硬,而是和他斡旋。英雄濾鏡破碎,對姬發而言太殘酷了,8年的敬仰和崇拜只是一場笑話,所以聽到四大伯侯的計劃,他既委屈又悲憤。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結局,姬發如同一塊破布一樣,趴在馬背上,哥哥用自己的性命換回了父親和弟弟,他被溫暖的陽光籠罩著,久違的暖色調再次出現,預示著他將是天下的希望。

紂王被挾持,野心家崇應彪趁機砍下殷郊的腦袋,以北伯侯的身份發號施令,他想取而代之坐上金光閃閃的寶座,野心都寫在臉上,壞的明明白白。

殷郊雖然被砍了腦袋,但是被及時送到了崑崙,會復活的。

在祠堂當著列祖列宗的面,他見識到父親的偽善,善良是他的優點也是他的死穴。

姬發和殷郊的結局早已註定,一個是冉冉升起的新帝王,另一個是悲情的亡國太子。


相关文章

  • 《掌心》:二刷才發現導演埋了多少線!這些偷聽戲把我CPU干燒了
  • 《哪吒2》:爆火,餃子卻閉關!他的「難受」,扯破了內娛的遮羞布
  • 《難哄》:桑延到死都不知,溫以凡拒絕他的原因到底有多不堪
  • 《難哄》:看懂溫以凡的過去有多不堪,才明白她為何拒絕桑延
  • 《六姊妹》:催二女兒再嫁,逼四女兒復婚,真不怪劉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