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粉紅色的回憶》,讓不少人想起了過往。
不過,很少有人知道,這首歌曲的原唱者,是在台北的西門町長大的。
1965年,那時候的韓寶儀還叫自己的本名——江瓊娟。
台北的西門町,一個最熱鬧但又魚龍混雜的地方。
小姑娘在家裡是年紀最小的。
哥哥和姐姐有時候經常圍著她轉來轉去。
「你再唱兩句讓我們聽聽。」有時候是大姐,有時候是大哥,經常在一旁挑逗她。
給顆糖或者其他零食,韓寶儀都會亮出自己稚嫩的嗓子。
不過她的嗓音從小可不稚嫩,猶如天籟,又像是百靈鳥。
九歲那年,在父母的帶領下,她走進了一個聲樂老師的家裡。
老師叫吳晉准,聽到這小姑娘愛好唱歌,老師的臉上也露出了難得的喜色。
在父母的示意下,她就大大方方站在那裡,
給面前的老師展示了一下自己的基本功。
吳老師一邊聽著,一邊不住地點頭表示滿意。
這個學生,就算正式收下了。
接下來就是風雨無阻的學習階段。
吳老師從基礎的樂理教,除了讓她練習歌唱,還要告訴她隱藏在音樂背後的東西。
一天天地過去了,哥哥和姐姐也經常讓妹妹唱歌。
她仍舊不停地演示著學來的東西,長進也是日新月異。
從九歲開始學歌,到十六歲正式登台演唱,
整整七年的時間,她付出的不僅僅是辛勞,還有對音樂專業的一點點掌握。
那時候她剛剛上完高中,即將面臨著升學或者工作的人生選擇。
她選擇去哥哥開設的貿易公司上班。
當然,朝九晚五之外,晚上她又是另外一個身份——餐廳歌手。
西門町附近的場子,她基本都去過。
十六歲花樣年華,在各大餐廳或者酒吧裡,
她一副學生模樣的歌唱裝扮,很快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那時候樂壇上各種類型的歌曲和音樂也是層出不窮,
面對不同的風格,她仍舊記著聲樂老師當初教授給自己的東西。
加上另類的歌手模樣,從而讓她的歌唱在各處都大受歡迎。
有一天,在一家餐廳裡,韓寶儀像往常一樣,
下班之後又來到這裡唱歌了。
通常一個場子,有時候演唱一次,就趕往下一個地方,
如果老闆挽留,她會在這段時間在此處多唱幾天。
客人喜歡,有場子老闆給的固定收入,偶爾還能拿到客人的小費。
此時的韓寶儀徹底迷戀上了這樣的歌唱生活
畢竟自由自在,想唱了晚上就過去,不想唱了,就可以歇幾天。
在這種自由的局面下,她甚至都不去考慮一個歌手應有的出路,
應該是被唱片公司發掘,然後通過出專輯被捧紅了。
韓寶儀自認沒有那麼大的野心,她僅僅是喜歡歌唱。
每當一旁的客人和觀眾報以最真摯的掌聲時,就是韓寶儀最快樂的時光。
這一天,她接連唱了兩首歌。
一首是《月娘半屏圓》,另一首是《烏溜溜的眼睛》。
很快,在掌聲響起中,有一個人向她走來。
韓寶儀不認識對方,看來並非這家店裡的常客。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你的歌很不錯,聲音好聽,歌詞還有意境。」
對方毫不吝嗇地對她進行著誇讚。
她在一旁聽著,心裡美滋滋的。
「想不想簽約唱片公司?」
還沒有等她說些什麼,對方就單刀直入直奔主題了。
原本韓寶儀以為對方是唱片公司的,而實際上是一家報社的記者。
這名記者人脈廣,可以幫她找到一家唱片公司,並且協助其簽約。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好事,韓寶儀反倒有些不知所措。
就像她之前一直做的那樣,因為單純的喜歡才來歌唱,
簽約的事情,就像一個懸掛在天空中的夢境一樣。
對方看她有些不知所措,彷彿猜到了她的心事一樣旋即就笑了起來。
「你放心,絕對是正規的公司,不會騙你的。」
就這樣,在《民生報》這個記者的介紹和舉薦下,
台灣的心聲唱片公司,又多了一位年輕的歌手。
很多人對這個唱片公司並不熟悉,但對於其旗下的歌手肯定不會陌生:
蔡幸娟、周華健都是這家公司的簽約歌手。
韓寶儀年紀輕輕的,就能加入重量級的大公司,也算是運氣爆棚了。
不過誰都清楚,能夠簽約公司,只是好比萬裡長征邁出了第一步。
能否在接下來被唱片公司真正認可,並且在這個激烈的市場站穩腳跟,
對於一個歌手而言才是最為重要的。
唱片公司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她取一個藝名。
半年多的時間,她輾轉各個場子,使用的一直是本名江瓊娟。
名字倒是不錯,只不過讀起來有些拗口,並不利於營銷和傳播。
公司隨後給她取了一個江岳霖的藝名。
接下來,就是給她確定專輯的風格和類型。
一番緊鑼密鼓地研究之後,民歌風格的路線就被確定下來了。
包括《月娘半屏圓》這首當年由老師寫的歌曲在內,
內容未完,請點擊「第2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