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追憶《美少女戰士》,翻看80年代日本主流漫畫時,瞬間回憶起Yoshiki,林佳樹,也許很多年輕的朋友已經不再曉這位80年代紅遍亞洲的巨星,但是我相信有些美可以穿越時空,依舊在某個瞬間擊中人們的心。
Yoshiki,林佳樹是日本傳奇樂隊X-Japan的隊長,這個樂隊曾是關東三大垃圾樂隊,而林佳樹憑藉自己的天賦將它發展成「日本殿堂級搖滾樂隊」,他也是格萊美唯一的亞洲評委,兩次製作金球獎主題曲。他的才華我不再追溯,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B站聽一下X樂隊的《endless rain》,它被稱作搖滾史上最偉大的三場雨之一。
我最近總會想起林佳樹,其實是因為另一位在國內爆火的櫻花少年——羽生結弦,他們兩人的顏和在演出時的狀態,總讓我產生一些交錯的唏噓之感。羽生和林佳樹都屬於公家顏,公家是指日本平安時代以後朝廷的貴族,公家顏就是指傳統日本人臉型鵝蛋臉,薄唇,眼睛細長,鼻直,無大起伏。這類顏,我覺得最具代表性的是日本能劇世家的接班人藤間齋。
櫻花瓣一樣輕盈柔軟的皮肉,薄薄地覆蓋在像秀竹搭建起的骨骼上,細長的眉眼含著春意,這像少年又像少女的無性之美短暫的就像秒速五厘米下落的櫻花。不過我個人覺得藤間齋年齡尚小,氣質單薄,更像是一朵美得無瑕疵的假花,你靠的再近,看不到一絲破綻,也聞不到一絲香氣。
但林佳樹和羽生結弦身上,有一種涌動到令人心痛的生機感,是一種接近自毀卻毫無委屈或暴戾地全情釋放,就像被大風吹落的櫻花,死亡前也要絢麗地飛舞著,如同不會死去一樣,真誠又激烈地表達著自己。
這種美非常日本又非常地反日本,我記得川端康成有一部小說中女主角因為不願少女純潔的身心被世俗社會染污,於是在18歲地時候歡歡喜喜地自殺了,這樣她就可以永遠停留在最乾淨的年華里,這種極端的保留「秒速五厘米」的美法,是極其日式的虛無主義審美——「自殺而無遺書,是最好不過的了。無言的死,就是無限的活。」
但林佳樹和羽生在這種虛無的極致美感上又前進了一步,「我縱情地燃燒自己,絕不向時間低頭,戰勝死神的誘惑,以肉身來問鼎自身的極限,直至我當死之日到來。」少年在死亡的詛咒下,爆發出無限的生之力,獲得這種極致的美,我真說不上是幸運還是不幸。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