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並非兩人第一次收養孩子,許多年前,他們也收養過一名女嬰,可惜孩子長到兩歲半的時候,突然患病離世。胡杏珍當時痛不欲生,縱然隔了許多年,一想到夭折的女兒,還是滿滿的悲痛和遺憾。
胡杏珍的丈夫年過半百,在工地上做小工為生,他覺得以自家的條件,是養不好女兒的,再加上之前的「喪女經歷」,讓他對收養女嬰一事更加反對。但不管丈夫如何反對,胡杏珍卻依然堅持,她抱著孩子不撒手,嘴裡嘟囔著:「這麼小的孩子,經不起折騰了,那可是一條命啊。」最終,丈夫拗不過胡杏珍的堅持,終於同意收養女嬰,並給她取名王冬紅,被拋棄6次的女嬰,也終於有了一個穩定的家。
可惜天有不測風雲,1996年的一天,胡杏珍的丈夫在工地上不慎摔傷,下半身直接癱瘓,由於傷勢過重,在病床上躺了一年半便撒手人寰。家中的頂樑柱突然倒下,遭受打擊的胡杏珍一下子被生活重擔壓得喘不過氣來。極端困難的時候,她甚至想到過自盡,可在最後關頭,她還是想到了女兒:「孩子這麼小,我走了,她該怎麼活?」正是女兒王冬紅的存在,讓胡杏珍承受住了喪夫之痛,也讓她變成了一位更加堅強的母親。
沒有了丈夫打小工的收入來源,胡杏珍只能靠自己的雙手去掙錢養家。可她一個農村婦女,不會任何手藝,如何能掙到錢呢?無奈之下,胡杏珍一邊種菜賣菜,一邊拾荒,靠著這兩份微薄的收入,總算是把那個破碎的家給支撐了起來。母女倆過得十分清苦,好在王冬紅很懂事,知道母親養她不易,很小就知道主動分擔家務,這讓胡杏珍感受到了極大的安慰。
中考那年,王冬紅想著高中學費很貴,母親肯定出不起,便趁著暑假去鎮上飯店裡打工。結果到了開學時,打了兩個月工的她仍然沒有湊足學費,便決定再多打幾天工。就這樣,開學好幾天了,王冬紅仍然沒有去高中報到。直到有一天,初中班主任在那家飯店吃飯偶然遇到了她,問她為什麼還沒去上學,王冬紅才將自己的情況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
班主任聽完後,當即拍著胸脯告訴王冬紅:「上學要緊,學費的事,我幫你想辦法。」後來班主任為王冬紅聯繫了當地的公益組織,在他們的安排下,有3位好心人資助了王冬紅三年的高中學費。正是靠著這些好心人的幫助,王冬紅才得以完成高中學業。但高中畢業後,王冬紅沒有讀大學,而是早早地走上了社會,她要儘快掙錢,來回饋救了她一命,把她辛苦養大的母親。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