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麗友,不該沒朋友

2022-03-05

2006年,在YG娛樂為新男團BigBang拍攝的出道前120天全紀錄影片中,19歲的隊長權志龍被問到有什麼特長。面對鏡頭,他略帶青澀地回答:

Rap、作詞、中文

2016年,已在中國完成11城巡演、創下韓國樂壇最高記錄的BigBang再度回到上海。在TOP用不太標準的普通話喊出一句「我愛你」之後,演唱會氣氛瞬間達到高潮。

當晚,梅賽德斯奔馳中心的前排票價被炒到上萬一張。

2020年,接過BigBang大旗的韓流巔峰男團BTS拿到美國頒發的范弗里特獎。發表獲獎感言時,隊長金南俊提及韓戰70周年並說到:

「我們將永遠記住我們兩國(韓美)共同經歷的痛苦和男女軍人所作的犧牲」。

一番暴論驚動中韓外交部,更把自己扔到中國歌迷對立面。

2016年之前,中韓還處在短暫的蜜月期。中韓自貿協定剛剛正式簽署,韓國KBS國家電視台播出系列紀錄片《SUPER CHINA》,極力鼓吹中國的強大和發展潛力。

2016年之後,往事只能回味。我們一直說:文化無關政治、體育無關政治、商業無關政治。事實證明,這只是一廂情願。

從BigBang到BTS,再到今天的好麗友,一如既往。

01

無辜?有罪?

好麗友,超市裡常見。聽起來像國產品牌,其實是入華近30年的老牌韓企。這兩天好麗友名聲突然臭了,幾乎要被網友集體抵制,原因是「雙標」。

俄烏局勢緊張之下,群情不免激奮。無論個體是否有理性思考的習慣,一旦聚集到網上便容易被帶節奏。特別是這種時候,不和諧的發言很容易被懷疑「政治成分」。

國,大家都愛。但經驗要求我們:先別急著站隊。這兩年從阿里女員工、貨拉拉、到後來的霍尊、王力宏等社會事件,輿論反轉不在少數,該長點記性了。

失控的情緒好比洪水。拿好麗友來說,罵韓國從來是流量密碼,尤其在當前局勢下。媒體們對此一清二楚,只需稍加引導,輿論就橫衝直撞。但就算要罵,也得先搞清楚事實。

對好麗友的「雙標」指控主要是兩點:其一,是只在中俄地區漲價。

好麗友的商品主要銷往四個地區:中、韓、俄、越。其中中國市場最重要,2020年營業額高達57億人民幣,韓國本土才40億。

針對中俄消費者漲價絕對沒道理,恰好最近俄羅斯被西方世界全方位制裁,更讓這件事聽起來有了政治色彩。

事實上,好麗友最近並沒有改動產品價格。所謂的漲價,其實是2021年8月的舊聞,當時已經引起過爭議,至於為什麼只有中俄?

首先,俄羅斯是農產品凈進口國。全國一半土地種植穀物,除了糧食過剩,肉、奶製品自給率均只有70%。果蔬對外依賴更嚴重,糖類、馬鈴薯占總進口量的80%和40%。

2021年在通脹之下,不單農產品,石油、鋼鐵、煤炭等其它大宗商品,包括股市、樓市、幣市等都在蹭蹭漲。達利園在俄羅斯漲價,理論上可以說通。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再說中國。去年9月,好麗友宣布旗下4款派類品牌漲價6%到10%,其餘23個品牌價格不變。

同期,洽洽瓜子提價8%到18%,達利園年初全線食品提價5%,盼盼提價幅度不明。同行都在漲價,沒理由只責怪好麗友。

另外,達利園上次提價是2018年。好麗友上次在中國地區提價是2010年,距今11年;上次在韓國地區提價是2013年,距今8年。

第二個指控點是配料表。好麗友的解釋是翻譯問題,旗下產品主要配料全球一致。礙於專業,我們無法進行嚴謹論證。但總體而言,中國在食品安全監管方面的法律是全球最嚴格的。

分析完原因,再看結果。「好麗友雙標」倘若是事實,造成的影響主要有兩方面。

對好麗友本身,在中國的品牌形象將嚴重受損。2017年,好麗友的中國地區收入從77億暴跌至52億。此後幾年通過不斷推出新品,業績緩慢恢復。此時得罪最大金主,並不明智。

中國市場收入占好麗友營收一半 來源:好麗友韓國官網財報

對中國。目前西方國家正從經濟、文化、政治、體育等領域全方位孤立俄羅斯,此時把「中俄」在輿論上綁定,會造成怎樣的國際影響可想而知。

對韓國。關鍵時刻來手背刺,我們肯定會記上一筆。用小小一家好麗友討好盟友,又能有什麼力度?

歸根結底,網友的愛國熱情固然是好事,怕就怕被居心叵測之徒惡意引導。饒是當了槍,槍口對準的還是自己人。

02

合縱?連橫?

利用輿論發酵來製造摩擦,在政治博弈中尤其常見。這背後究竟是怎麼回事,值得討論一番。

正常來講,一個國家的發展主要有三方面:提高經濟讓人民過上好日子,建設國防來保衛人民安全,弘揚文化使人民團結一心。

這是放諸全球都普遍適用的、再正當不過的權利和行為。如果大家懷有同樣的想法,未必不能共同建設和諧美好的地球村,「英特耐雄納爾」也就真正能實現。

然而這個世界遠沒有想像中美好。還有一種思路認為,國家間的發展是此消彼長的,只有削弱別人,才能增厚自己。我們一般把這種做法稱之為:

霸權政治。

在霸權政治中,經濟霸權是基礎,軍事霸權是保障,文化霸權則是二者之間的潤滑油和催化劑,使得一切看起來名正言順。

至於文化霸權的運行方式,一是在文藝領域潛移默化地推銷本國價值觀與意識形態,二是在媒介領域堂而皇之地控制和製造輿論。

全球頂級社交平台大部分屬於美國

舉個例子,一個國家某地區的人民生活得好好的,另一國突然發起指控,說該地區人民長期受到壓迫和剝削,就像某國曾經對某類人種所做的那樣。

了解黑人歷史的群體不免同情心泛濫,該地區所在國家立刻千夫所指。人們更願意相信心中的「道德」,而不是那些被刻意忽略的真相。

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裡的「道」往往不一定指事實,更多時候是被渲染出來的「ZZ正確」。

比如在俄烏之戰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誓死保衛首都,是絕對的ZZ正確行為,稍加渲染便在輿論陣地贏得廣泛同情。

俄羅斯在輿論戰方面則一敗塗地。俄軍出兵的兩大理由,一是阻止烏克蘭在東烏地區兩個獨立共和國內製造屠殺。這完全符合人道主義,何況那裡生活著大量俄羅斯民眾。

二是阻止北約陣線進行第6輪東擴,從而把武器擺在離莫斯科只有400公里的烏克蘭邊界,對俄羅斯國家主權和人民安全造成威脅。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是可忍孰不可忍?

1991年波恩會晤紀要,美國助理國務卿承諾北約永不東擴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俄軍並非師出無名,並且已經極力避免誤傷平民和民用設施,仍然被定性為「侵略」。俄羅斯社會在各個領域被西方世界全方位「封殺」,這就是用輿論操縱人心的威力。

此時用好麗友把中俄綁定,從而抹黑二者國際形象,只是順水推舟的一記盤外招。煽動民眾對立情緒是輿論戰的武器之一,更常見的還有性別、人權、主權、宗教與歷史。

從這幾年的國際局勢來看,從中日、中韓到中國內政,從伊拉克、伊朗到阿富汗,再從俄烏到俄歐,亞歐大陸從東到西,幾無寧日。

明明都是近鄰,卻不能順順利利做生意,原因無它:這架由經濟、軍事、文化三重霸權組成的政治機器從啟動那天開始,對準的方向就很明確。

03

聯合?分裂?

90、00後一代應該有印象,有一段時間,各大衛視都在引進韓國綜藝節目。比如浙江衛視的《跑男》,東方衛視的《極限挑戰》。

韓國明星日常在國內露臉,《我是歌手》連續兩屆邀請韓國唱將,林允兒拍了芒果台的電視劇,王思聰甚至簽下了一支韓國女團。

然後在一夜之間,韓流煙消雲散,內娛成了國產偶像的天下。

冥冥之中,一切有跡可循。我們來捋一捋時間線:

2012年底,中日韓約定在次年進行自貿協定的實質性談判。當年,上任僅一年的日本首相野田佳彥因貪污30萬日元下台。2013年釣魚島爭端發酵,中日關係一落千丈。

2016年,中日韓三國開啟第九輪自貿協定談判。當年9月,韓國國防部宣布確定「薩德」系統最終部署地點。年底,朴槿惠被彈劾,BTS從此再沒來內地開過演唱會。

地理上,東亞三國唇齒相依;文化上,中日韓同處儒家文化圈;產業上,中國有龐大的市場、勞動力和農業、輕工產品,日韓的重工製造業和半導體產業技術全球領先。

無論怎麼看,三國都各有所長,完全能夠互惠互利、取長補短,但就是無法達成合作。這裡的關鍵詞,是市場。

中日韓三國一旦「合體」,將成為僅次於北美和歐盟的世界第三大貿易區。有市場,自然就有話語權。

來源:鳳凰財經

同樣的事也發生在歐洲。歐盟保留著老牌製造業強國保留的完整工業體系,俄羅斯是全球最大石油出口國,只需一條管道便可向西歐源源不斷地輸送工業血液。

2015年,英法德、奧地利和俄羅斯共同投資的「北溪2號」管道項目正式啟動,投產後將承擔80%的對歐天然氣管道輸送。

歐盟是俄羅斯最大貿易夥伴,反過來,俄羅斯是歐盟第三大貿易夥伴。去年普京在發言中表示,考慮用歐元同歐洲結算天然氣。然後俄烏衝突爆發,北約再次擰成一股繩。

這裡的關鍵詞,是石油。把中東局勢考慮進來,情況更加明顯。

2003年,薩達姆宣布將伊拉克的石油出口改為使用歐元支付。當年,伊拉克戰爭爆發;2018年,伊朗鼓勵政府和公司石油出口用歐元結算。當年,伊朗第二次被SWIFT系統「除名」。

1971年,尼克森政府宣布美元和黃金脫鉤。石油危機後,美元靠著與石油的綁定再次確立了牢不可破的世界貨幣地位。

經濟最強國的實力,由全球最大市場、美元體系和網際網路科技水平共同造就。從遠東、中東到東歐,到處被埋下戰爭因子,誰想發起挑戰,必然吞下苦果。

但是,從16世紀的地理大發現開始,海上霸權已經持續了500多年。時代大潮滾滾向前,從今天的經濟實力來看,亞歐大陸才是世界的中心。

2022年1月1日,RCEP正式生效,由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和東協十國組成的全球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和最具潛力的自由市場已經形成。

和平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主題和無法阻擋的潮流。要發展,和平是前提。而要想和平,我們就需要更少的敵人,和更多的朋友。

04

結語

諸葛亮六出祁山,註定是一場妄圖逆天改命的悲歌。姜維北伐,更是以蜀國民不聊生為代價的無謂反抗。大漢血脈復興的希望,從劉備決定討伐東吳時就斷送了。

秦滅六國,建立在天下一盤散沙的基礎上。而今天下苦秦久矣,如果彼此還是劍拔弩張,就永遠無法擁有改變現狀的力量。

好麗友怎麼樣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不應該被牽著鼻子走。

中韓之間存在不少矛盾,歷史上、體育上、文化上、意S形態上,中日、中俄同樣如此。若非如此,偉人也不會提出「擱置爭議,共同開發」。

歷史表明,國際交往中沒有永遠的朋友。但矛盾永遠有主次之分,目前中國必須讓自己少一些敵人,因為我們需要時間。


相关文章

  • fromis9合約到期不續約
  • 朴彩英將出演JTBC新聞節目
  • 她們徹底與公司決裂了?
  • 娛樂圈模範夫妻!玄彬為孫藝珍送上甜蜜應援!
  • CBX都將發新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