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大哥這輩子沒享過什麼福,妻子去世得早,當時自己的妻得癌症的時候,已經也有幾年的時間了,是因為她突然檢查出來有尿毒症,那個尿毒症是不能夠消耗喝進去的水的。所以說只要是喝水了的話,自己的身體就不能夠自己消耗掉,句會將喝進去的水滲入到自己的身體裡面,就會造成身體水腫,那樣也還是很難受的,然後就要去換血,真的是非常累的,就差不多持續了幾年的時間吧,身體的情況一直都非常的樂觀,平時的心態也還是很不錯,但是突然間就是因為身體上面可能有一些代謝的問題就直接臥床不起了,醫生也說可能活不了多少天了。最後他們在一起吃完晚飯之後他就突然間閉上了眼睛。後來自己的妻子去世之後他是非常的傷心的,但是又沒有辦法,他一個人將三個兒子養大了。這期間受的苦、遭的罪三天三夜也說不完,不過,他卻是個樂天派,縱然有天大的困難,也是嘻嘻哈哈地面對,很有點沒心沒肺的感覺。
他那三個兒子卻跟他完全不同,一個個從小就很沉默。他們不能理解,都混到這麼差了,父親還怎麼能笑得出來。程大哥家是真窮,那時候還是黃泥屋,一下雨,屋子邊淌的水都是黃泥漿,哥仨因為營養不良,都是瘦瘦小小的。
程大哥告訴他們,都已經窮了,如果再不快樂一些,那還有什麼活的勁頭。他自己就是這麼做的,別人笑他窮,他卻笑著辯解窮人家團結。這倒是真的,他那三個兒子確實很團結,有架一起上,有吃一起吃,從來沒紅過臉。
有人就說,別看程大哥現在窮,等這三個孩子長大了不得了。在農村裡,一個家庭是否強大,就看兄弟是否團結。團結了,就沒人敢欺負你。
老大十六歲那年,程大哥頂不住經濟壓力,讓他輟學去打工了。他雖說不願意,但還是去了,第二個月就寄了錢回來。家裡少個人吃飯,多個人賺錢,程大哥壓力大減,加強了督促老二老三學習。雖然他並不知道讀書到底有什麼用,但也知道這是離開農村唯一的路。
老二的底子差,後來進了個技校。老三學習好,上了大學,他們的學費都是程大哥和大兒子湊的。為了多掙點錢,程大哥在打零工之餘,也業餘撿破爛。
轉眼間,三個兒子都能賺錢了,程大哥長鬆了口氣。但他並沒有輕鬆多久,因為兒子長大了,也就意味著更要花錢了。開始是老大先帶了個姑娘回來,那姑娘看了看這個家的情況後,連飯也沒吃就趕著回去了。老大追著姑娘走了,後來就沒回來過了,只在電話里說,他要為自己活了。
老二戀愛後,吸取了教訓,跟程大哥約了個時間在城裡的一家飯店裡見面。程大哥特意去換了身乾淨的,但那姑娘看到他還是皺了眉頭,整個過程中,她的話很少,但句句戳心,無非是問他能拿多少錢出來給兒子結婚。這次之後,老二也沒回來了,做了女方家的上門女婿。
老三在城市工作,也談了女朋友,但並沒帶回來過,他害怕女朋友看到他家的情況會跟他分手。
村裡有很多獨居的老人,他們經常坐在一起曬太陽,或是乘涼,說一點家長里短八卦事。程大哥是經常被他們掛在嘴上的,他們說,程大哥這三個兒子算是白生了,就像村裡的誰誰誰一樣。
村裡這樣的事實在太多了,大家其實並不是有意嘲笑程大哥,就是說件事而已。要是以前,程大哥肯定會笑著反駁,但現在他連回話的心情都沒有了。他變得越來越愛嘆息,也越來越顯老。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這年,村裡來了家企業,圈了一大塊地,程大哥的兩塊地也在其中,得了六萬多的賠償款。三個兒子聽說後回來了,要分這筆錢。程大哥對老大最為愧疚,所以給了他三萬,另外三萬老二和老三分,其餘的零頭自己要。
他本以為這麼分是最公平的了,結果卻誰都不滿意。老大說自己十六歲出去打工,供了兩個弟弟上學,就算不是全得,至少應該得一大半。老大的家境不是很好,夫妻都在外面打工,還有兩個孩子也都在讀書。因為只有初中文化,很多事他都幹不了,所以他一直對父親讓自己那麼早就出去打工而耿耿於懷。
老二和老三的家境相對要好一些,但並不願意放棄自己該得的那份。他們說說一碼歸一碼,你是老大,幫家裡是天經地義的,還埋怨程大哥偏心,一人兩萬多好,非得弄出花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