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過年的時候都會給父母留下很多的錢,而且弟弟上學也要花銷,所以三萬塊錢沒兩年就花完了,而且幾乎都花給了袁先生的全家,不過儘管呂女士心裡有所不滿,但是卻看到袁先生的這種懂事,孝順,最後也就過去了。
可是當兩個弟弟畢業了,開始賺錢了,有自己的工作了,這時候的袁先生卻也依舊沒有改變,什麼事情都會第一時間想著幫忙,弟弟結婚要買房,家裡的錢湊一湊,借一點,都給了二弟買房,三弟買房的時候也是如此,袁先生對兩個弟弟一點都不吝嗇,甚至自己還需要照顧孩子,自己的家庭都沒有存款了,卻依舊為了弟弟可以去借錢,自己的日子很苦,呂女士不止一次的希望袁先生量力而為,先為自己跟孩子考慮,但是袁先生卻說:
「咱倆人天天在一起了,而且孩子還小,不花錢,我以後也賺錢呢,慢慢就過好了,而且我是家裡的老大,我不為這個家考慮,我為誰考慮?我總不能讓我的父母這麼大的年紀了再去借錢吧!你也理解理解我。」
袁先生每一次的回答都是如此,一句「我是家裡的老大,我應該做的」讓呂女士越來越心寒。
直到如今這次徹底想要離婚的時候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情,因為孩子要上補習課,要交一部分的學費了,可是家裡的存款卻只有兩千塊錢,這件事也就導致了呂女士的心態更加崩潰了,最後冷靜的說出了離婚的決定。
如今的兩個人還是處於冷戰中,沒有離婚,但是卻也不知道如何去化解,尤其是對於呂女士而言,結婚之後的種種事情都讓她越來越失望了,想要和好還是需要袁先生為了小家而考慮,為了自己的妻子而考慮,這樣才能夠緩解關係。
寫在最後:
生活就是這樣,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責任,也都會有自己的壓力,正如袁先生的家庭,也需要他去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去照顧自己的大家庭,去為父母分憂,但是也要照顧好自己的小家庭,而不是一次次的忽略自己的小家,完全去用小家的權利去照顧自己大家,最後冷落了伴侶,讓自己的小家越來越難。
所以在生活中最重要的那就是好好溝通,互相理解,互相體諒,一起去解決生活中所面對的種種壓力以及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