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劉和她的性格完全相反,正是她羨慕的歲月靜好的樣子。
最窮的時候,老劉也是快樂的,後來有錢了,當全職爸爸同樣快樂,快樂到40歲的人洗澡時還能哼著歌。
這應該是他們相互吸引的部分,卻也是最容易起衝突的地方。
特別特別窮的時候,傅首爾不僅鞭策自己,還鞭策老劉,她讓他賣榴槤,做保險......她想著只要一起努力,日子總會變好的,她也知道,佛系的老劉在她要求上進的時候不快樂。
傅首爾見過老劉深夜在陽台上抽菸,但第二天起來,還是忍不住要他繼續加油。
她恐懼向別人伸手要錢,受夠了因為經濟帶來的窘迫和不安,她拚命工作想要自給自足,覺得這樣才能自由。
後來,傅首爾做到了,甚至已經做到了25歲的自己從未奢望過的有錢。
老劉躺贏。
傅首爾曾說,男人的承諾是可以做到的,比如老劉說不用擔心他有錢就變壞,因為他不會有錢,果真就一直沒錢。
除了「一個過於努力的人」和「一條鹹魚」的艱難磨合,傅首爾和老劉的婚姻,還有另一層困境:關於愛意表達的矛盾。
求婚的時候,老劉說:你嫁給我不一定幸福,但你嫁給別人,也不一定幸福,不如嫁給我。
結婚後,老劉送的禮物也常常透露著直男式的不解風情:每年一座好老婆獎盃;把自己和傅首爾p圖在鐵達尼號上說也算帶她出去旅遊;十年「錫婚」,於是用三根錫絲捲成戒指說代表一家三口。
他永遠是少年,她最想要的卻不是少年的那種鼓動小玩意的愛。
相比上述不解風情,傅首爾印象比較深的示愛方式是老劉在她上節目前無比焦慮想放棄時,和她說「好啊,那就放棄」,是她錄節目錄了一場出來時發現老劉已經上了高鐵,下節目看到老劉捧著一束鮮花在備戰間等她。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