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他和他的團隊,高估了自己和傳統媒體的關係。
9月10日在直播間諷刺網友的事件發生之後,起初,在社交平台上,只是一些所謂的自媒體在發聲描述,還原直播現場的全過程。
要知道,李佳琦團隊和傳統媒體關係相當不錯,媒體和明星之間,在某種情況下,也是合作共生的關係——
我放消息給你,接受你的採訪,你在我口碑出現危機的時候,至少可以保持沉默。
當然,這只是我們通過普通危機公關套路,做出的一部分分析,並不能完全代表李佳琦公關團隊的真實想法。
在危機公關行業內部,有一種不成文的潛規則,只要傳統媒體不發聲,此處可以特指最有影響力的那批全國主流的傳統媒體,而不是地級市的那種傳統媒體,那麼危機公關方式,就儘量保持沉默。
這樣,有可能事件很快就被新的熱點所沖淡。
而第一時間,確實在網際網路上,沒有什麼傳統媒體跟進李佳琦與花西子的事件。
直到《北京商報》下場,直接一條評論文章,指出了李佳琦忘本,還原了他在直播間懟網友的全過程。
這一下,之前報道李佳琦事業的自媒體,很快再次跟進,這回民意有點收不住了。
第二個失敗的點在於,李佳琦和團隊低估了網友輿論對自己的反噬。
歷史上就有「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古語,李佳琦本應該捧著他原本掛在嘴邊各種愛的「所有女生」,如今竟然「瞧不起」打工人,擺出一副你窮得買不起,就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沒有努力?
其實,我自己是很久不看李佳琦的直播間了。這次搜索資料的時候,把他這段時間的直播片段看了一遍,發現,從他的表情到態度,都跟以往有了很大的區別。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