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視劇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長相一般,身材一般,也從不演主角,但有他們的襯托,會讓主角的光環更加鮮明,讓全劇的衝突感更加強烈。
李菁菁就是這個群體的代表人物。
1970年在內蒙古大草原出生的她,從小就喜歡文藝表演。
15歲時,張藝謀的大劇《老井》招聘演員,招聘啟事上寫明要招18到25歲的演員。
那時,15歲的李菁菁覺得自己長相成熟,完全可以勝任25歲的角色。
於是,她填報了志願,準備去考試。
可工作人員看了看她後,淡淡地說了句,「你先回去吧」。
這不咸不淡的回應,讓李菁菁的心中打起了鼓。
這是嫌我年紀小,還是嫌我長的老,還是覺得我長得不好看?
不行,我一定要參加考試,要不然,這一次就白來了。
於是,李菁菁堅持,不參加考試,今天就不回去了。
當時,在片場上有個吳導演,看李菁菁這麼執拗,就讓她晚上到賓館來考試。
雖說自己渴望演戲,但15歲的大姑娘家,對男人的警惕性還是有的。
於是,她喊來了父親做「保鏢」,在外面等她。
如果很快能下來,就算了,如果一直沒有消息,就讓父親直接衝上去「救」她。
在女兒的安排下,李爸爸一直在樓下等著,可左等右等,就是不見女兒下來。
於是,擔心女兒安全的他,瘋狂地衝上樓去,準備「解救」女兒。
這時,眼前的一幕讓他驚呆了。
女兒正在載歌載舞地演戲,而劇組人員也並沒有任何非份的舉動。
3天後,李菁菁得到了張藝謀的認可,成了電影中春梅的扮演者。
那一年,是1985年。
後來,有如此演藝經歷的她,報考了北電,想在演藝界大展拳腳。
可她根本不知道,當初張藝謀為什麼讓她演春梅,自己的優勢到底在哪,只覺得當演員只要演技好就夠了,別的都不是自己該考慮的事。
於是,從1985年到2005年,科班出身的李菁菁幾乎沒接到任何像樣的角色,演的幾個配角也都是差強人意,根本引不起觀眾的關注。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