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兒女一般都要去跪請附近的父老鄉親,一起給過世的父母送行,為他們舉辦一個體面的葬禮。
我和老公忙碌了一個星期,才帶著弟弟將母親送上山,把她葬在了父親的墳墓旁邊。
我牽著弟弟的手,一起跪在父母的墓前,對他們發誓說:「爸,媽,你們安心吧!我作為姐姐,一定會接下你們的擔子,好好帶著弟弟,將他供養長大,讓他繼續讀書,出人頭地。」
老公也是個性情中人,他拍了拍我的肩膀,對我和弟弟說:「回去吧,我們一起回家。」
我為弟弟收拾了他所有的衣物和書本,裝滿了兩個大箱子,牽著他走出家門。
在掛上家裡大門鐵鎖的那一剎那,我和弟弟的眼淚又失落地流了下來。
別了,爸媽,別了,我們從小長大的地方,爸媽都走了,我和弟弟以後再也沒有歸途了。
老公對我說:「你別傷感了,不然讓小剛也跟著難受,我們又不是不回來了。這是你們的家,今後我們仍然可以隨時回來。」
大門口還站著我的大伯和大伯母,他們抓著小剛的手捨不得放開,一再說:「你們兩姐弟一定要多回來,你們父母不在了,以後大伯家就是你們的家,回來就上大伯家吃飯,睡覺,知道不?」
我和弟弟聽到大伯和大伯母的話,又是一陣淚水漣漣,感傷不已。
當我帶著弟弟回到婆家,正好公公婆婆都沒有出門。老公走在前面,他提著裝行李的箱子先進門,婆婆手裡抱著我們兩歲多的女兒,她跟在他兒子身後,嘴裡嘀嘀咕咕說著什麼。
我和弟弟站在大門口,弟弟昂起頭望我,看起來很不自在的樣子。
我也有些忐忑不安,這次我自作主張將弟弟帶回婆家來生活,還沒來得及給婆婆打招呼,聽取一下她的意見。
這時我就見婆婆已經放下我女兒,獨自走了出來。她看到我和弟弟還站在門口,就板著臉對我說:「芳芳,你站在那裡發什麼呆?趕快讓小剛進屋啊,我已經煮好了飯,你們再不回來飯都涼了!」
「媽,我還沒有和你跟爸商量,就把弟弟帶回來住,你不會生氣吧?」我自知理虧,弱弱地對婆婆說。
「你不把他帶回來,難道還讓一個十二三歲的孩子出去討飯啊?看你說的什麼話,你是我家的兒媳婦,在你眼裡,婆婆就這麼不近人情嗎?
婆婆一邊教訓我,一邊走出門來,就去牽我弟弟的手,將我們兩個都推進門來,然後她轉身就將大門關上了。
我的心一下就暖了,感動的淚水又流了出來,婆婆瞪著我說:「快帶小剛進屋,洗手吃飯,大家都還等著你倆呢!」
我將弟弟帶回屋裡,弟弟還有些局促不安,我公公和婆婆都笑臉望著弟弟說:「小剛,快過來吃飯,以後這裡就是你的家,你慢慢就會習慣了。」
弟弟雖然只有14歲,但經歷了父母的過世,瞬間也成熟懂事了許多,他向著我公公婆婆說:「謝謝姨,謝謝叔。」
但弟弟臉上還是掛著不安的神情,看來他要在我家真正適應下來,融入這裡的新生活,可能還是需要一些時日。
我和老公每天要上班,弟弟放學回來,一般就在家裡做作業,因此和我公公婆婆相處的時間比和我更多。
我婆婆一看到弟弟放學回來,就拉著弟弟問他餓不餓,馬上拿出家裡的瓜果、零食給弟弟吃。
婆婆總是對弟弟說:「13、 14歲的娃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在學校運動量那麼大,肯定很容易餓的,先吃點東西墊墊肚子,我這就去做晚飯。」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