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很多老人家的女兒,都不敢給父母買太好的東西,給錢只敢悄悄的給,買吃的也只買給老人專吃的。
原因很簡單,因為很多做女兒的明白,有時候買太好的東西,最終享用的都不是自己的父母,而是別人。
37歲的李女士,給母親買了一部新的智能機,讓母親學著上網看視頻。
可沒成想,即使給母親買了新手機,母親依舊是整天在家門口曬太陽,起初李女士不懂。
偶然的一次回家看望母親,明白真相後恨的咬牙切齒。
至於這其中的經歷,我們可以聽聽李女士的講解。
講述人:李女士
大家好,我是李女士,今年37歲。
我結婚也有13年了,自從結婚以後,我便離開了老家農村,改為在縣城和老公住一起。
要說這十幾年來,我唯一的牽掛是什麼?那就是還住在老家的母親了。
父親走的早,我和哥哥是靠著母親拉扯大的,如今哥哥自己蓋了房子一家四口住一塊兒,我也在縣城安了家,只剩下母親一個人孤零零的。
雖然哥哥一家和母親也就隔著小兩百米,但我知道,母親過得並不高興。
因為有嫂子這一層關係在,哥哥不敢對母親太好,幾個侄子在嫂子的授意下,也很少去母親那裡。
唯有逢年過節的時候,迫於村裡人指指點點的壓力,哥哥會把母親接到家裡去吃頓飯。
其餘的時間,母親則是常常蹲在家門口曬太陽,看一看來往的人。
前幾年我曾經嘗試過把母親接到家裡來居住,以後我給她養老,這一點老公也同意了。
但母親覺得,住在縣城她不習慣,另外,身為丈母娘住在女婿家裡,母親總覺得不好意思,怕人說閒話,因此小住幾個月後就回了老家。
這幾年,我很努力的在物質方面去給母親一個最好的保障,然而我卻發現,不管我怎麼做,到最後母親真正能享用的東西實在太少。
很多年前我就發現,如果我給母親買了什麼好吃的,母親總是來不及吃,但只有母親稍微晚了一步,這些好吃的就到了哥哥嫂子家裡。
除了吃的,包括一些家電,家具也是一樣。
我曾經給母親買過一個大冰箱,可過了半年回去才發現,大冰箱沒了,放在了嫂子家裡,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又老又舊的小冰箱。
後來我還給母親買過一張沙發,想讓她坐著舒服一點,不能老是坐硬板凳。
可搬過去幾個月,也放在了嫂子家裡。
曾經對於這些行為,我感到很生氣,有好幾次,我都想去哥哥家理論,讓他們把東西還回來。
可每次我想發火時,母親便過來攔住我,不斷地替哥哥找藉口,說給就給了吧,那些東西她也用不著,不要傷了和氣。
面對母親的阻攔,我感到很無奈。
只是從前幾年開始,我便不再給母親買太多好的東西。
從前給母親錢的時候,我當時當著大傢伙的面給。
農村家庭中,兒女多的孩子,往往會當著大傢伙的面給錢老人家,一是讓大家知道,自己是盡了孝的,二是帶動大家一起給。
這幾年,我每次都是悄悄的給,因為我知道,如果讓哥哥他們知道,或許會想辦法借走。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