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和大伯多年不來往,我悄悄去看望大伯時,推開門我瞬間哽咽
在農村,以前那些兄弟姊妹多的大家庭里,因為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就會造成親人之間的矛盾,多年都難以化解。
可是,父輩的恩恩怨怨,難道一輩子都得僵持下去嗎?
46歲張先生的父親和大伯都住在村裡,但是已經多年不來往了,兩家人已經形同陌路,那些日子張先生回老家看望父親的時候,他瞞著父親悄悄地去了大伯家,推開門一看,張先生瞬間哽咽了。
來自張先生的講述:
我是從農村走出來的大學生,畢業以後,成了體制內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員。
我的老家在魯中平原,我父親兄弟姊妹5個,我有一個大伯,三個姑姑。
多年以來,大伯和父親關係一直不好,我們兩家很少有來往。
在我們這裡的農村,兒子結婚以後,父母是要和兒子分家的,所謂的分家,農村也沒有多少家產,其實就是把糧食和一些用品分給兒子家一些。
母親說她嫁過來以後,分家的時候奶奶給了我們家一袋玉米,一袋小麥,把一輛獨輪車給了我們家,在村裡生活,獨輪車是必不可少的農具,平時推莊稼都是靠它。
可是大伯和伯母就不同意了,說他們分家的時候根本沒有獨輪車,非得找奶奶要輛獨輪車 ,要不就把獨輪車收回去,不能給我們家。
我父親非常氣憤,就和大伯和伯母吵了起來,奶奶沒有辦法,息事寧人只好把院子裡那棵大榆樹砍了,又請來木匠給保姆家做了一輛獨輪車。
大伯和伯母這才作罷,不再吵鬧了。但是他們整天說爺爺奶奶一碗水端不平,嫌偏向我們家,父親和母親對大伯和伯母就沒有好臉色。
那一年,爺爺生病了,在農村裡,老人生病基本上都是兒子家攤錢給治病,女兒們照顧著。
爺爺去了衛生院裡打針,花了400塊錢,本來說好我家和大伯家各出200,可是大伯卻說這400塊錢得讓我那幾個姑姑也給攤上,每家80塊錢,他只給了爺爺80塊錢。
可是爺爺生病期間都是我那三個姑姑伺候的,平時爺爺奶奶家。吃的東西也都是那三個姑姑給送來的。
奶奶年齡大了,烙不了煎餅,蒸不了饅頭,天長日久都是姑姑蒸了熱乎乎的饅頭,烙了香噴噴的煎餅,給送到家裡來,父親覺得怎麼能再讓他們出錢呢?再說他們是已經嫁出去的閨女。
父親很孝順,當時我們家剛剛賣了兩頭大肥豬,父親給了爺爺300塊錢的醫療費。
母親非常通情達理,她說咱自己緊巴點,別讓老人為難了。
伯母不但不知情,背后里還說我們家顯擺孝順,嫌不讓姑姑們出錢。
我們兩家的關係越來越僵了。
那年堂姐結婚,母親送給了他們一把暖壺,一個洗臉盆子,那時候村裡有結婚的,基本上就送這些生活用品,要是經濟條件好的,再給一百或者二百塊錢。
大伯從我們家族裡也找了16個人去堂姐的婆家,可是沒有安排我們家的人去。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