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讓我特別憤怒,但是,我只能放在心裡。
就這樣,我們簡簡單單地給父親辦理了後事。
堂哥的臉一直陰沉著,他的目的沒有得逞,心裡非常生氣。
雖然喪事從簡,但是為了感謝前來幫忙的鄉親們,我和妹妹商量了一下,咱得好好招待人家。
中午把父親送走了,按照村裡的習俗,就不需要再管飯了。但是我們依然又擺了六桌流水席,讓大家吃飯,鄰居們都紛紛誇讚我家做事場面大方。
隔了幾天我們又回老家的時候,我們特意買了好煙好酒,去看望家族裡的人,我們挨著去坐了坐,感謝他們幫忙。
我和妹妹商量了一下,父親不在了,我們家那片山林也不打算再要了,母親一個人根本忙不過來。
正好一個鄰居看中了這片山林,我們包出去了。
我家另一套樓房一直閒著,父親活著的時候多次說過,將來要給我和妹妹每人一套。
父親去世,堂哥上竄下跳地要我們家財產,我們覺得這套房子也不能留了,省得再有麻煩。
不久,我們以28萬的價格把這套樓房出售了。
我們徹底得罪了堂哥,在遇到的時候,竟然連招呼都不和我們打了。
前兩年,一個外地的客商要在我們村子附近建一個大工廠,因為我們這裡靠著國道,交通非常方便。
我們的房屋也在規劃之內,賠給了我們30萬塊錢。
我們就動員母親來城裡生活,我和妹妹又出了一些錢,幫母親買了一套房子。
如今,母親在城裡安享晚年,我們很少再回村子裡,只有回給父親掃墓或者周年祭奠的時候,才回去一趟。
每次回去,我們都會帶一些禮品去大伯家和三叔、四叔家坐坐,大伯身體不好,那次我掏了一千塊錢給他,雖然他有很多地方對不住我家,但是他畢竟是父親的哥哥,該原諒的原諒吧!
我經常回想起給父親辦理後事的情景,無限感慨,堂哥的做法讓我們寒了心,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血脈相連,一家人應該相互幫忙而不是算計!
重男輕女的思想不可有,現在女人早已頂起了一片天,和男士一樣在職場打拚,當女兒的孝敬父母一點也不比兒子差,甚至比兒子更孝順。
家裡只有女兒的家庭,一定要自強自立,把日子過好了,誰也不敢小看你。
孝子床前一碗水,勝過墳頭萬堆灰,父母活著的時候盡心盡力地孝順,遠遠比老人去世以後隆重舉辦葬禮強多了。
我也經常想念那個小村子,畢竟我是在那裡出生,在那裡長大的,隨著時間推移,一切都漸行漸遠,鄉情成為了我夢中的念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