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婆婆幫帶女兒五年多,女兒營養不良,小叔子買車買房
01
你有兄弟姐妹嗎?你的父母偏心嗎?你是被偏愛的那一個嗎?還是長期被壓榨的那一個?
羅曼·羅蘭有一句名言:看清這個世界,然後愛它。
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漸漸步入中年的我們開始慢慢看透這世間人情冷暖,對於來自外界的一些傷害,往往也比較容易釋懷。
唯獨在父母親情這件事情上,內心始終跨不過去「父母偏心」這道坎。
民間有一句老話:皇帝愛長子,百姓疼麼兒。
生活中總有一些偏心的父母,口頭上打著手心手背都是肉的旗號,實際又明目張膽地偏愛著他們喜愛的那個孩子。而這種行為對於長期不被偏愛的那一個孩子來說,無疑是巨大的傷害。
面對父母的不公平,你會怎麼辦?
林鶯(化名)就因為婆婆剋扣女兒生活費,補貼給小叔子買車買房,乾了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
02
要說林鶯,也是一個苦命的女人。
老公家條件一般,還有一個弟弟,婆婆從小就偏心她那個小叔子,恨不得把家裡的錢一分一厘都給他花。
當初她和老公結婚的時候,婆婆就以小叔子也已經有戀愛對象,馬上要結婚為由(實際八字還沒一撇),宣稱沒法給他們兩兄弟都置辦房子車子,當哥哥的要讓著弟弟,拒絕給林鶯家彩禮。
林鶯父母覺得親家偏心對待。憑什麼娶別人家女兒備足了錢,輪到自家女兒就什麼錢都不用花?
父母怕林鶯嫁過去要受委屈,很是反對這門親事。
可林鶯鐵了心要嫁,哪怕是裸婚也執意要和老公在一起。父母氣不過,只能由了她。
終於能和心上人在一起,林鶯覺得非常幸福。
不過內心又覺得違背了父母的意願,有點愧對他們。所以在後面很長一段時間內,因為婆婆偏心行為帶來的許多不如意,她都不敢和父母說,只能默默忍受。
好在平日裡老公對她很是上心,處處寵著她讓著她,即便婆媳之間有些矛盾,日子也不算難熬。
然而,老天就是愛開玩笑。
女兒出生後沒多久,老公就因為一場意外去世了,留下她們娘倆孤兒寡母相依為命。
沒了主心骨,林鶯的生活一下子沉入了谷底,每日以淚洗面。婆婆認定是她們母女剋死了自己的兒子,更不給她好臉色。
不過礙於鄰居們說閒話,當林鶯從悲傷中走出來,決定出門打工養活自己和女兒時,儘管婆婆打心眼裡並不喜歡這個「剋死」自己兒子的孫女,但還是答應了幫她照顧女兒的請求。
不過婆婆還有一個條件,她不能白給人當老媽子。林鶯必須每月支付她一千元辛苦費,外加女兒的伙食費兩千,總共三千元。
林鶯只能硬著頭皮答應。
剛開始找工作的時候她四處碰壁,要麼是工作強度大,身體實在吃不消。要麼就是工資低,賺來還不夠付房租和給婆婆的錢。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後來她索性一頭扎進電子廠,從普通的計件工人做起。如今五年時間,終於成了生產部的二把手,薪酬還算不錯。
只不過這五年時間裡,由於婆婆經常拿女兒當幌子,找各種理由向她要錢,她也次次有求必應,賺來的錢幾乎都被婆婆搜颳走,造成她自己經濟頗為緊張,只能過年回家看一回女兒。
母女倆聚少離多。
去年年底怕疫情影響,林鶯早早地請了年假回家和女兒團聚。結果回到家裡,女兒並沒有在家,而是在醫院打點滴。
林鶯火急火燎地趕到醫院,問過醫生才知道是長期營養不良。
林鶯很是納悶,這幾年女兒的生活費已經漸漸從起初約定好的兩千,慢慢加到如今的三千五。她一個小孩子,怎麼還不夠吃?
不過她並沒有直接質問婆婆,而是等女兒打完點滴,帶著滿肚子疑問回到家中。
第二天,鄰居王姨趁婆婆不在家偷偷跑來勸林鶯,讓她過完年再怎麼難也要把孩子帶在自己身邊養。
林鶯覺得事有蹊蹺,便向王姨詳細打聽。在林鶯的一再追問下,王姨支支吾吾地說出了真相。
她說,婆婆經常在她們面前吹噓,說林鶯如何愚蠢,讓寄錢就寄錢。還說她女兒是賠錢貨,餓不死就行。這些年林鶯寄給女兒的生活費,一大半都被婆婆拿去補貼給那個不爭氣的敗家小叔子買車、裝修新房了。
林鶯越聽越氣。沒想到請婆婆幫帶女兒五年多,女兒營養不良,小叔子卻買車買房。
她很難想像女兒過的都是什麼日子。
送走王姨後,她給女兒簡單收拾了幾套換洗衣服,然後把女兒暫寄在朋友家。自己則獨自跑到小叔子的新房,一口氣把剛裝修好的房子全砸了。然後掏出手裡的鑰匙,刮花了他的新車。
做完這些,林鶯拉黑了婆家的一切聯繫方式,把女兒接到自己工作的地方過年。
03
不得不說,生活中一些老人的做法確實很難不讓人氣憤。而他們自以為是的偏袒、溺愛,往往才是最愚蠢的行為。
為人父母者,如果不想晚景淒涼,以下兩個道理一定要儘早明白。
一:真正的長輩之愛,是給予晚輩同等的關懷。
人是感性動物,在面對多個子女時,往往很難做到一碗水端平。
很多父母害怕自己偏心,平衡不了給子女的愛,索性不生二胎,只要一個孩子。正如錢鍾書先生對妻子楊絳說的那樣:
「萬一再生一個孩子,我特別喜歡那個孩子,冷落了媛媛,那該怎麼辦呢?所以還是一個孩子好。」
生活中,有這種覺悟的人畢竟還是少數。
大多數中國父母都想著「多一個兄弟,多一個幫手」,能生儘量生。
但往往到最後,親手把這個初衷推翻了個底朝天的也是他們自己。愣是憑一己之力,把最親近的手足變為冷眼相對的仇人。
你想啊,同樣是爹生父母養,憑什麼他就能集萬千寵愛於一身,而我卻狗見狗嫌,只配為他人的幸福人生添磚加瓦?
一個長期不被愛的「棄兒」,又怎麼可能去和最受寵的那個孩子和平共處?
多的是因為嫉妒羨慕很,導致兄弟反目的真實例子。
真正的長輩之愛,應該是給予晚輩同等的關懷。讓他們在公平的愛里長大,成為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內容未完,請點擊「第2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