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讓嫂子回老家伺候咱媽,她做了十年全職太太,不敢不去」

2022-03-10

01

說起家庭地位這個話題,那很多人都有話要說了:「家裡誰的地位高,那肯定是老婆。」夫妻感情好的家庭,男方都會這麼說。

也有網友調侃,在家裡誰都有地位,只有自己在食物鏈的最底層。

家庭地位其實是古代家庭結構的另一種說法,在古代,家庭結構父親是在最高位,其次是兒子、妻子、女兒,古代可以說女性是沒有什麼家庭地位的,她們所有的價值都依附於男性,無論自身能力如何,一生都只能在家中,無法實現自己的抱負。

到了今天,其實說起家庭地位,大家也只是當玩笑梗一笑了之,大多數的家庭都夫妻平等,說妻子地位高的,也是互相尊重下,對妻子的寵愛之說。

雖說大多數的家庭不再有地位之分,但事有例外,一些老的思想總會留在一些人的心中,亘古不變。

02

小暖和丈夫的感情很好,婚後小暖懷孕了,就辭職在家全職帶娃了。

小暖的丈夫是大學的院士,屬於年輕有為,小暖在家專職照顧孩子也沒有經濟壓力,很多朋友包括親戚都很羨慕小暖,但只有小暖自己知道,婚姻不是誰依附於誰,她也想獨立,想工作,可是孩子沒人照顧,她只能留在家裡。

說起照顧孩子,小暖多少有點怨言,當初結婚本來沒想太早要孩子,是婆婆一直催,還說孩子生了她幫忙帶,後來小暖和丈夫實在聽不得婆婆整天的嘮叨,就想著反正都得要孩子,生就生吧。

可是說歸說,真的懷孕了,婆婆也只是三分鐘熱度,因為小姑子那邊也差不多時候懷孕了,婆婆一心撲在小姑子那邊,對小暖這裡也愛答不理了,生完孩子婆婆就留在小姑子那邊照顧了,小暖這邊雖然丈夫雇了保姆,也是不太開心的。

出了月子小暖就把保姆辭退了,自己帶孩子了,家裡有個外人,她總是覺得不方便。照顧孩子是辛苦的,費心費力,小暖每天連飯都吃不上,好在丈夫很善解人意,每天下班早早回來照顧孩子,讓小暖歇歇。

本以為日子就這樣過下去,雖然孩子很磨人,但小朋友的到來也給家裡添加了更多溫馨,小暖覺得自己還是幸福的。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小暖發現小姑子和婆婆對自己的態度漸漸發生了變化。以前沒懷孕的時候,小暖和小姑子的關係還算不錯,經常一起去逛街,小姑子嘴也比較甜,總是哄的小暖給她買很多東西。

小姑子比小暖小三四歲,小暖也一直把她當妹妹看,但是生完孩子以後,小姑子對自己明顯沒了以前的恭維,嫌小暖大手大腳,給孩子買這麼貴的衣服,孩子長的快,穿不了幾天都浪費了。

婆婆雖然不幫忙帶孩子,但是每周也要來兒子家看看,來了就免不了對小暖指手畫腳,什麼給寶寶沖的奶太涼了,穿的太少了,抱的姿勢不對了等等,總之就是小暖帶不好孩子,但婆婆也只是光說不管。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後來孩子慢慢大了,婆婆對於小暖的要求也越來越多了,家裡添置了新的東西,婆婆會絮叨沒有用的東西不要買,小暖去做個頭髮,婆婆也會冷言冷語的說:「天天在家帶孩子,也不知道誰看你。」小暖對婆婆的這些做法也不是很在意,畢竟沒有觸及小暖的底線,婆婆說婆婆的,她做她的。

比較過分的是有一年過年,在婆婆家宴請親戚,本來小暖的丈夫提議是去飯店裡定一桌酒席,也省的做飯折騰,可婆婆不願意,說請親戚吃飯就是為了熱鬧,去外面吃少了煙火氣。

於是那天早上六點小暖就帶著孩子來婆婆家幫忙做飯了,為了做十八個菜,小暖幾乎一天都沒閒著,中午只是隨便吃了口麵包就接著幹活兒了。

到晚上親戚來的時候,菜終於做齊了,婆婆卻不允許小暖上桌吃飯,說習俗就是要男人先吃完了,女人才能上桌,可是小姑子明明就在桌上吃飯,婆婆的理由是小姑子外嫁屬於外人,不受這個規矩約束。

當時在宴席上,小暖還是忍了,沒有當場發火,當天小暖的丈夫正好有事,也沒有來宴席,飯後親戚走了,小暖也沒有留下吃飯,帶著孩子回了家,婆婆非但沒有留小暖,還覺得小暖做的不夠好,沒有自覺的幫她刷碗。

時間一晃而過,轉眼小暖的兒子都要上初中了,小暖覺得孩子也大了,想在家周圍開個花店,可以一邊照顧孩子的學業,一邊做點自己想做的事情。

可是小暖的計劃還沒開始,噩耗就傳來了。

婆婆就因為中風癱瘓了,需要人照顧,小暖那天正好外出,回來就聽到小姑子在和丈夫討論誰照顧婆婆的問題:「哥,你就讓嫂子搬去咱媽家照顧咱媽吧,她都在家呆了十幾年了,現在肯定是離不開你,還不是你讓她幹啥她就得幹啥。」

門外的小暖剛要推門進屋懟回去,丈夫說話了:「媽照顧了你十幾年,老了病了,你把她丟給別人,你覺得合適嗎?小暖照顧我們這個家已經很辛苦了,如果你不願意照顧媽,我找保姆,你別打小暖的主意了。」小暖的心情瞬間好了很多,還好這麼多年丈夫給力,才沒讓她受太多委屈,今晚要給丈夫加雞腿。

03

在婆媳關係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往往不是婆婆和媳婦,而是家裡的男主人,婆婆的兒子,他站在哪一方,哪一方就是勝利者。

第一:很多人都很難做到正確認識伴侶的付出。

婚姻當中,兩個人的付出要大致相同,否則時間久了,付出多的那一方多少都會有些怨言,從而影響到家庭和諧。

大多數的人都知道這樣的道理,但是真正做到的卻很少,主要原因是夫妻雙方對於對方的付出,估值總是偏差很大。

我們都知道在外面工作辛苦,這是所有人的共識,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認為全職照顧家庭是一件辛苦的事情。

在很多沒有結婚的人,以及很多全職主婦的丈夫眼裡,辭職了在家呆著簡直不要太幸福,不需要有掙錢的壓力,不需要擔心哪天被老闆炒魷魚,可以打扮的美美的,和自己的小姐妹逛街吃飯天天嗨。

可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嗎?他們都忽略了孩子這個因素。

有了孩子的女人,最能對全職主婦感同身受。按時按點喝奶,哄睡必須抱著,孩子好不容易睡著了,還要搶著時間吃飯洗衣服收拾屋子;夜醒頻繁,媽媽睡的時候他不睡,他好不容易睡著了,媽媽也清醒了,可能就是一夜無眠。

大一點了還要鬥智斗勇,輔導作業簡直氣出內傷,做飯要營養豐富,孩子要考慮德智體全面發展,全職主婦的一天,並沒有那麼輕鬆,別說化著美美妝出去逛街,就連洗把臉的時間都想用來補眠。

內容未完,請點擊「第2頁」繼續閱讀。


相关文章

  • 不惜賣掉7棟房!佛心嬤「10元便當50年不漲」欠錢照樣開,拾荒補菜錢「只為讓窮人吃飽」
  • 婚車迎上喪葬車狹路相逢「互不讓道」,新娘見狀下車一個舉動驚呆眾人:大事不妙
  • 中1億頭獎!烤魷魚老闆嗨到「砸店」客人全傻眼!夜市證實了
  • 「90度鞠躬賣玉蘭花」婆婆烈日下被十幾台車拒絕!他心疼掏100元買,下秒景象超衝擊
  • 國中生「撿到30萬交還失主」堅持不收回禮!4個月後全校師生都愣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