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玲漸漸地長大,上了初中,她變得脾氣很大,心彤也沒有在意,覺得女兒是到了青春期。沒過多久,接到老師的電話,說孩子在學校和同學發生了爭執,讓父母都去學校。
原來是玲玲收到一封情書,是孩子有了早戀的問題。可玲玲和其他女孩子不一樣,她不害羞,也沒有被喜歡的那種喜悅感,而是惡狠狠地把這封情書摔到了那個男同學的臉上,並且還想打對方。
老師說孩子的情緒這麼激動,有些反常。希望家長能引起重視,不要有再惡劣的事件發生。心彤和廣豪都去了學校,回到家,兩個人就問玲玲,為什麼會這麼做?
玲玲說:「他想和我談戀愛,還想以後和我結婚。我討厭結婚,不想和男人在一起。」說完她就跑掉了,留下心彤和廣豪面面相覷。
後來,孩子發展成不能和男同學接觸,碰到衣服都不行。必須是女同桌,甚至自己的書本和試卷都不能有男同學觸碰。
再後來,玲玲都不想去上學了,說要轉去女子學校,不然就輟學。廣豪很生氣,想要打孩子,而心彤覺得孩子不是裝出來的,更不是不願意學習。
她的成績還是不錯的,就是不大愛和同學們交流,對待男生有很大的敵意。後來,老師建議他們帶著孩子去看心理醫生,學習重要,可是孩子的健康更重要。
父母這樣做,對孩子的傷害原來這麼大。
心彤和廣豪不敢怠慢,帶著孩子去看醫生,玲玲的心理問題已經很嚴重了。在醫生的引導下,她慢慢地說出自己為什麼對男生有這麼大的敵對心理。
她是看母親不快樂,卻又無法擺脫父親,整天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卻總算是看不到父親的一個好臉色。覺得母親很委屈,父親是無情的,是卑鄙無恥的,可是又無可奈何,她什麼都做不了。
尤其是看到父親又交了女朋友之後,她的內心更是不知道該怎麼自處。經歷過「情書事件」之後,她到了一個崩潰的邊緣。
一想到自己也會受到母親這樣的待遇,覺得還不如早早地和男人劃清界限比較好。她做的事情越來越極端,甚至想出更多傷害自己的方式,來抗拒身邊有男生出現。
心彤知道女兒內心的想法,哭的很傷心,本來想保護孩子,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沒想到這樣做,錯的那麼離譜。
她給孩子解釋,自己已經離婚了,所以廣豪再交女朋友也是合情合理的。兩個人不分家,是為的讓她能更好的成長。
玲玲哭了,她說:「我不要你們這麼痛苦地在一起,我也不想成為你們痛苦的原因。這樣我的壓力也很大,喘不上氣來,每次看你們吵架,我都像是快要窒息了」。
兩個人徹底的劃清了關係,心彤帶著女兒搬出來,覺得換個環境,能對女兒的病情有幫助。她後悔極了,早知道是這個結果,還不如早早地就嘗試著讓孩子接受他們離婚的事實。
打著不傷害孩子的旗號,還是把孩子深深地傷害了。
女人,要重視自己的成長和孩子的教育。
每一個人都可能經歷失敗,考試失敗,或是婚姻失敗,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能逃避和掩飾問題,而是要學會正面去面對。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