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皮爾斯·摩根慶祝國王查理三世的法國之行是「巨大的勝利」,「共和國」(Republic)執行長格雷厄姆·史密斯用了一些措辭來回應。這位反君主制活動人士對王室訪問提出了他一貫的批評,在網上引發了公眾對海外英國君主制態度的討論。
這一切都始於前《早安英國》主持人皮爾斯·摩根在他的社交媒體上發布的英國國王在法國參議院的視頻,查爾斯在演講結束後受到了長時間的起立鼓掌。摩根宣稱這次旅行是新君主的「巨大勝利」,暗示政治家和普通民眾都熱情地歡迎他。
史密斯從不錯過任何一個批評的機會,他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法國參議院的鼓掌回應僅僅是政客們的「外交」禮貌,暗示參議院的回應並沒有實際的卵用。至於視頻中公眾在街頭的反應,史密斯稱這是「對名人的普通反應」,很快就會被遺忘。
他的言論立即激怒了網上的保皇派。一位粉絲反駁說,世界真的喜歡英國君主制,史密斯直截了當地反駁說,他們「真的不喜歡」。這引發了另一場關於溫莎家族在全球到底有多大聲望的激烈辯論。
眾所周知,史密斯樂於利用任何機會來宣揚他在王室的廣泛聲望。作為共和組織(Republic)的領導人,他花了很多時間來激發人們對王室的熱情。共和組織是一個致力於廢除君主制的組織。任何被認為是溫莎家族的勝利,都是史密斯播下懷疑種子的沃土。
當然,他會說,需要有人來平衡人們對王室出訪的毫不含糊的讚揚。雖然政客們可能會覺得有必要鼓掌,但史密斯認為,普通民眾的反應並不能說明長期的支持。在他看來,沒有民意調查,短暫的街頭慶祝毫無意義。
支持者們反駁說,史密斯不斷改變標準——王室所做的任何事情都無法滿足他對王室必須消失的要求。自發的歡呼被駁回,而具體的指標也被廢奴主義者認為是微不足道的。他們認為,對他的批評只會削弱王室的作用,而不是建設性地參與其中。
有趣的是,法國的民意數據呈現出一幅更加微妙的圖景。大多數人支持與英國王室保持歷史/文化聯繫,同時反對任何真正的政治權力。他們給予查爾斯作為外國政要的尊重,同時保留了對繼承頭銜的模稜兩可的感覺。
因此,也許史密斯和摩根都誇大了他們的案例——現實情況介於奉承的崇拜和嚴厲的駁斥之間。法國人民和世界各地的人民一樣,採取複雜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觀點,而不是全體明確地接受或拒絕溫莎王朝。背景很重要。
最終,單憑一次訪問無法抹掉英法數百年來共同的歷史和文化交流。它也不能絕對證明永遠受歡迎。但對於支持者和批評者來說,草率的判斷簡化了國家之間以及擁有王室的國家之間的多方面關係。還需要進行深思熟慮的討論。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因此,儘管史密斯可能會玩世不恭地抓住任何給遊行潑冷水的機會,但也許明智的回應是睜大而深思熟慮的眼睛觀察。真誠的欣賞和禮貌的禮儀都在展示——既不證實也不否認更廣泛的觀點。
在政治上,尤其是君主制國家,現實往往存在於激烈的辯論中,而不是專制主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