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到秋天,南方人集體被它下蠱!粘糯絲滑人人愛!
秋天是最懂粉糯的。
紅菱粉藕如此,南瓜紅薯板栗也是,芋頭也不甘落後……
芋頭家族裡率先上市的小芋艿(也叫芋苗/芋仔/毛芋),最近正好吃。
哪怕是清水煮,也不覺得干噎無趣,吃到嘴裡bia嘰一下就化開了。
有點山藥的黏滑,又有土豆和香芋的粉糯,還帶點兒奶香。
連蘇東坡也寫詩讚美:「香似龍涎仍釅白,味如牛乳更全清」。
今年的第一袋芋艿,本想做道芋兒雞,但它對於最近的胃口來說有些油膩了。
乾脆用手邊的食材,搗鼓一道快手蒸菜——
梅乾菜蒸芋艿
梅乾菜多搭配香芋蒸,或做成梅乾菜扣肉。
展開全文
其實拿來蒸滑溜溜、小巧玲瓏的芋艿,更容易入味,鮮香更足!
這還是受浙江小師妹啟發,她家就愛這麼蒸。
據說包郵區更偏愛芋艿勝過芋頭,芋艿可是當地中秋餐桌上的緊俏貨。
很多人不喜歡處理芋艿,怕癢,那可以先蒸熟再去皮,或戴上手套削皮。
這種讓人發癢的特性,源自它身體里的黏液。
但高溫煮熟後,對人身體大有裨益,它能在腸壁胃壁上形成保護膜,健脾養胃,潤滑腸道。
蒸之前多加2步,可最大程度激發出梅乾菜和芋艿的香氣哦。
一是,加些干菌菇與梅乾菜一同炒香,要再加點肉沫,無敵香!
二呢,芋艿兩面煎一煎,不易碎,且有油香的口感,跟炸芋頭一個理兒。
當然圖省事的話,泡發好的梅乾菜鋪在芋艿上,一蒸就完事。
剛好冰箱裡還有帶魚,再給大夥拓展了一道同樣簡單好吃的梅乾菜蒸帶魚。
炒香的梅乾菜,鋪在切段的帶魚上,小火蒸20分鐘。
梅乾菜吸收了魚的鮮味,帶魚浸染了梅乾菜的干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真是一絕!
調味精簡,比起紅燒帶魚、干炸帶魚,更能吃出本味。
-梅乾菜蒸芋艿-
1.芋艿洗凈泥土,帶手套去皮,芋艿容易發癢,可煮熟後去皮,也可以帶手套去皮
2.梅乾菜提前10分鐘泡發,瀝干水分
3.干香菇提前半小時泡發,去蒂切丁
4.起鍋熱油,放入芋艿四面煎炸至金黃,撈出擺入盤中
若覺得麻煩可省略,直接鋪上梅乾菜肉沫蒸均可,先煎後蒸,可定型,口感更好
5.留少許底油煸香五花肉沫,煸出油脂,加入姜沫、蒜粒、梅乾菜、香菇丁、小米辣碎煸香
加入1-2大勺生抽、1大勺蚝油、2小勺糖調味
追求簡單可不加肉沫、單梅乾菜加適量生抽蚝油糖炒香
6.芋艿上面鋪上炒香梅乾菜肉沫,放入上汽的蒸鍋蒸15分鐘,起鍋撒少許蔥花拌勻開吃
這菜賣相不咋地,吃到嘴裡卻能讓人情不自禁地夸:好香!香死了!
梅乾菜霸道的香氣,入侵至小芋艿內部。
輕輕一咬,接踵而來的是入口即化的咸鮮與微甜,還有讓牙齒淪陷的軟滑,恨不能連舌頭都吞下去。
有梅乾菜的餐桌一定得米飯管夠,舀上一大勺拌開,暴風吸入,別提多得勁了!
沒有花哨的配料和工序,簡單的家常好味,吃得踏實而滿足~
都說「秋風一起,胃口大開」,接下來的正經事就是把夏天失去的胃口都拿回來!!
#秋日生活創作季#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