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唯恐天下不亂的佩洛西一度用「靚麗風景線」來形容別國混亂,毫不掩飾自己「煽風點火」的用意。
然而,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當初佩洛西口中的「靚麗風景線」,如今已然開始席捲西方。
關鍵時刻,西方內部再次上演了3件混亂事件,與美英法等國密切相關。
第一件,法國爆發萬人抗議,馬克龍很無奈。
25日,法新社報道稱,在法國諸多左翼組織的呼籲下,包括巴黎在內的大量城市都爆發了關於「反對警察暴力」的大規模抗議示威活動,抗議者高舉寫有「沒有公正,就沒有和平」字樣的標語,為納赫勒「伸張正義」。
據悉,3個月前,法國17歲少年納赫勒被警員打死,隨後此事不斷發酵,引發了法國大規模騷亂。如今,大規模抗議浪潮再次上演,這似乎是在告訴馬克龍——「一切都沒有過去」。
據法國總工會披露,共有超過8萬人參加了此次抗議活動,光是巴黎,就不下一萬人參與示威,為應對大規模抗議,法國內政部緊急動員了3萬名警員和士兵,前往現場維持秩序,期間還與抗議者爆發了一些衝突。
從這場大規模抗議持續3個月,非但沒有平息,反而還愈演愈烈來看,馬克龍政府並沒有採取有效措施應對,民眾怒火也沒有被平息,持續發酵、升級之下,混亂只會進一步升級。
如今,抗議浪潮再次席捲法國,顯然也給馬克龍敲響了「警鐘」——有些事,不是視而不見、裝作沒發生就可以翻篇的,若再不採取有效措施,等待法國和馬克龍的,將會是更劇烈的動盪與混亂。
再來說說第二件事,「脫歐」鬧劇或迎來「續集」,英國民眾呼籲重返歐盟。
24日,英國《衛報》報道稱,數百名英國抗議者在議會廣場舉行了抗議示威活動,要求英國重新加入歐盟,並高舉寫有「重回歐盟之路始於這裡」以及「重返歐盟、重拾笑顏」等字樣的標語。
抗議人群中,一名來自英國德比的貨車司機寇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英國脫歐是天大錯誤,他們因此付出了巨大代價,現在必須有數行動」。
根據今年7月公布的一項英國民調數據顯示,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為「脫歐」是錯誤決定,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表示希望再次加入歐盟。
很顯然,脫離歐盟後,英國正在迎來一系列「後遺症」,例如英歐之間的貿易壁壘加重,雙方之間的合作層層受阻,對英國平民造成巨大影響等等。
但要注意,脫歐不是兒戲,當初為了脫歐,英國先後換了3位首相,並且與歐盟鬧得很不愉快,如今要想重返歐盟,難度、複雜程度可想而知。
更要注意,英國天空新聞網24日還公布了一項民調數據,顯示英國首相蘇納克的支持率已「跌跌不休」、跌至上任以來的最低點,而不支持率則水漲船高,上升到了歷史性的68%。
得知道,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支持率浮動情況更是檢驗英國首相執政能力如何的晴雨表之一。而蘇納克的支持率持續下跌,既凸顯了民眾對其的不滿,也從側面反映出了蘇納克上台後,英國內部經濟、通脹等危機日益嚴峻的一面。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