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塚歌劇團成員下海拍艾薇,讓誰破防了?

2023-09-27

寶塚歌劇團成員下海拍艾薇,讓誰破防了?

寶塚歌劇團,一個你或許沒看過,但也一定聽說過的日本「傳奇」歌劇團,甚至參演過2020東京奧運會的閉幕式。

著名的《櫻花大戰》,結合了寶塚歌劇團的文化要素。

下海,一個充斥著負面印象的詞語,在人們的認知中,往往是一些走投無路的人才會選擇這條墮落之路。

或許很多人都難以想像,寶塚會跟下海扯上關係,但它確確實實發生了。

就在上周,SOD Star(知名成人片廠商)的10月專屬新人中,有一位名叫「渚戀生」的新人引起了日推的大量討論。這並不是因為她的長相或是身材,而是因為她的「出身」。

熟悉寶塚的人最先發現了端倪,無論是從外貌還是從廣告的宣傳詞上來看,都指向了一個結果:她就是2022年4月從寶塚退團的「桜月のあ」。

左一

這下寶塚的粉絲炸了,又是破防又是埋怨社會風氣:

可能有的朋友不太理解為什麼寶塚的人下海會引起軒然大波,對寶塚有所了解的朋友也無法理解桜月のあ的做法。或許這一切,我們能從寶塚歌劇團的背景以及內幕找到答案。

1914年,致力於阪急電鐵發展的小林一三為了招攬顧客,將溫泉旅館的室內泳池改建為舞台,讓17位12歲~17歲的少女進行餘興表演,後來漸發展壯大,成立了寶塚歌劇團。

改建自游泳池的劇場

小林一三為寶塚歌劇團定下了一個座右銘:清純、正直、美麗。他希望少女們不只要鑽研基本的演藝技能,還要注重禮儀與規範,不忘身為一位女性及社會人士應有的品格。

小林一三

寶塚歌劇團最獨一無二的特點,便是全女班——只招收未婚的年輕女性,劇目中的男性角色也由女性出演。飾演男性的演員稱為「男役」,飾演女性的演員稱為「娘役」,男役平時就剪短髮,娘役則留長發,從外表上就可一眼看出男役與女役的差別。

寶塚男役

對娘役的培養目標,便是標準的「大和撫子」——把女孩子的各方面都培養地非常完美,性格也進行馴化,成為傳統意義上的完美「新娘」。男役也同樣需要培養「清正美」的氣質,但與娘役不同的是,男役還要學習模仿男性的言行舉止、神態體態和衣著打扮,戲裡戲外都踐行著寶塚男役的美學。

也正是這樣「清正美」的男役形象,讓寶塚歌劇團經久不衰。她們比男人比男人更男人,也比女人更女人;她們體態端莊、舉止優雅,反映出了無數女性心中的理想男性形象。

日本知名演員天海佑希便是寶塚男役出身

當然,寶塚歌劇團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加入的,首先要能考入寶塚音樂學校。俗話說「東有東大,西有寶塚」,考入寶塚音樂學校的難度堪比考入東大,甚至比考東大還難。(最近的錄取率大約是26,面試1043人中錄取40人)

就算是成功被錄取,也要面臨著一筆不小的費用開銷。除了總計3萬日元的面試費用,還有2年的221萬日元的學費、36萬元的住宿費。

如此嚴苛的錄取條件與高昂的費用,註定了寶塚歌劇團不是平民老百姓能走的路子,能進去的女孩子怎麼說也得家裡有點小礦;再加上桜月のあ從2016年入團到2022年退團,在寶塚滿打滿算待了6年,這可是正兒八經的研六畢業。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家境不錯,資歷也不低,任誰都很難想像這樣的女孩會去做下海的工作,也難怪網友們一片譁然。

然而,這並不是寶塚歌劇團第一次鬧出這般下海醜聞了。

2010年,原寶塚歌劇團第93期娘役水瀨千秋,在MUTEKI上發表了一部下海作品。

不厚碼放不出來的

但在寶塚的強力公關水平下,水瀨千秋在此之後悄然消失,連Wiki都被刪得乾乾淨淨。

2014年,正值寶塚歌劇團成立一百周年,在這樣一個大喜的年份,SOD Star卻推出了一位名叫高冢玲奈的新人,而她正是原寶塚歌劇團的第96期娘役。

高冢玲奈也被當時的媒體曝出曾在寶塚歌劇團遭受霸凌,也就是著名的「96期生霸凌事件」。(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篇幅原因不再展開)

但寶塚歌劇團不僅沒有幫助受害者,反而助紂為虐,雖然最後高冢玲奈贏了官司,但仍然選擇了下海報復寶塚。

然而就在片子即將發售之際,寶塚再次發動了強大的公關能力,強制中止了片子的發售。

這樣看來,寶塚歌劇團的內部肯定有點問題,從一些不成文的規定,便可窺見一二,比如:有一個人沒帶雨傘,所有人不都能打傘。

後輩不能和前輩走在同一條道路上。

要提前對前輩大聲打招呼:

與前輩交談時要露出後輩的恭敬表情:

面對前輩的提問,只能回答「是」或「不是」:

看到電車經過要行禮:

因為創始人小林一三曾是阪急電鐵董事長

洗完澡後,要把浴室打掃的一塵不染,一根毛髮都不能有:

天海佑希也在自傳《為了明日要吹來的風》中寫道:「音樂學校里每個房間都乾淨得閃閃發亮,衛生間乾淨得可以用臉來蹭。」

儘管在2020年廢除了一些不成文的規定,但寶塚百年來都受到這種風氣的薰陶,出現霸凌事件也不足為奇,學生們做學妹的時候唯唯諾諾,變成學姐之後再重拳出擊,名為管理,實則壓迫。

這麼小聲還想當演員?

上文中我們提到,寶塚歌劇團長盛不衰的最大原因是男役的存在,也就是說,男役才是寶塚歌劇團真正的核心,就連主演明星制度也是先有男役top,後才增設娘役top。而培養男役要比培養娘役漫長的多,因此男役top幾乎都是娘役top的上級生。

所以即使是完全由女性構成的劇團,在其制度的影響下看起來就像是男權社會的縮影。

寶塚最著名的改編劇目《凡爾賽玫瑰》,似乎也最能反映出寶塚的本質。

從小被當做男性培養的奧斯卡展現出對「軍人=男性」的肯定,並將「像男人」看作他人對自身的褒獎。

而作品中也不止一次出現了其他女性角色對男裝奧斯卡的崇拜與愛慕,就如同現實中的無數女性追捧著寶塚歌劇團的男役。

儘管《凡爾賽玫瑰》是打破傳統女性氣質的歷史性作品,但它依舊沒能打破傳統的性取向與社會性別的構建規則。

寶塚也是如此,它不斷塑造出一個又一個「奧斯卡」,卻始終受困於「男性」之上的規則中。經由寶塚改編的劇目,也都以男役為主角,圍繞著男役展開,娘役只有當配角的份。

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向一位寶塚粉絲朋友請教,但又怕冒犯到她,便說「感覺寶塚的制度有點封建」,而她接下來的回答打消了我的擔憂,她說:「去掉感覺,就是封建。」

我不否認寶塚歌劇團的作品在藝術上的造詣,但卻無法認同將其看作「女性主導的團體」,它只是一種被美化的創作,被各方宣傳的美好又夢幻。在它光鮮亮麗的背後,是傳統的封建遺毒,是日本男權至上的縮影。

至於看到寶塚娘役下海後指責其玷污寶塚歌劇團形象的,我只能說醒醒吧,別再給這男尊女卑的劇團洗白,也別再給小林一三臉上貼金了,那「清正美」的遮羞布,也早該被扯下來了。

參考資料:

寶塚粉絲朋友提供的素材

寶塚歌劇團官網

《登上奧運會閉幕式的『寶冢劇團』有多傳奇?!》

《ACG里的「男裝麗人」:是反抗,還是妥協?》

《寶冢歌劇團|400位未婚少女的修羅場,一擲十年的高燃熱血之戰》

《渚戀生 原藝人身份揭曉 | 竟然是寶塚咖!!》


相关文章

  • fromis9合約到期不續約
  • 朴彩英將出演JTBC新聞節目
  • 她們徹底與公司決裂了?
  • 娛樂圈模範夫妻!玄彬為孫藝珍送上甜蜜應援!
  • CBX都將發新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