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檔上映12部電影,張藝謀導演的《堅如磐石》票房逆跌奪冠,已經破4億,目前豆瓣評分不是很高。
票房最高的豆瓣評分都不是很高,有點懵圈,這好像有點逆反,過去是豆瓣評分很高的票房才會大賣,看來豆瓣評分已經無法左右排片。
張藝謀執導的反腐題材電影《堅如磐石》其實是四年前拍攝的,之前片長157分鐘,現在是127分鐘,刪除長達30分鐘的戲份。
毒舌金星不知道有沒有看這部電影,但她給出了辣評。
金星的點評似乎有點反諷的意思,認為張藝謀已經實現了四化,題材流量化,畫面賽博化,圈錢常規化,老年鈍感化。
不少網友認為金星的點評一針見血。
題材流量化
金星認為張藝謀拍電影是抓取大數據,因為反腐題材很火爆,所以題材流量化,很容易引發熱議。
其實這種說法也是目前電影現象,《消失的她》《孤注一擲》等票房破30多億,說明大數據話題下選材更能夠保證票房,畢竟有熱度。
其實這部電影如果在四年前上映,可能票房會更高。
敏感題材審核都很嚴格,金星可能只是圖嘴快,拍攝這樣的題材,張藝謀也未必很順利,壓箱子這麼多年,可能一直在不斷修改。
《滿江紅》票房破40多億,也是引發熱議,有人認為不是喜劇,有人認為品質不高故弄玄虛,總之一部作品出來被議論才正常。
可能有人認為張藝謀沒有堅持自己的藝術高標準要求,拍攝的電影淪為賺錢的工具,其實電影也是產品,有高投資,投資商也是要盈利的,拍電影賺錢也沒錯,難道電影必須藝術化,無人問津嗎?
畫面賽博化
電影鏡頭畫面的確讓人不是很理喻,攝影師出身的張藝謀過往作品畫面都非常唯美,這次的《堅如磐石》畫面非常的夢幻,可能想折射出角色的內心世界。
賽博朋克,擁有五花八門的視覺衝擊效果,比如街頭的霓虹燈、街排標誌性廣告以及高樓建築等,通常搭配色彩是以黑、紫、綠、藍、紅為主,但霓虹燈等只是其中標誌,並不是所有霓虹燈相關的都稱為賽博朋克。
其實電影後面採用黑白表現,這可能有張藝謀的特殊意義。
畫面在觀看的時候的確引發不適,而且好像都是近景拍攝,角色都是大頭,這個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圈錢常規化
金星這樣的說法似乎就顯得外行,就像她為了養舞蹈團,也是要直播賣貨。當然她諷刺張藝謀的作品似乎淪為撈金工具,其實電影是一個產業,張藝謀也不能左右票房,只是院線可能認為這樣的電影有市場號召力,才會安排很高的排片率,其實《堅如磐石》的排片占比根本沒有《前任4》高,上座率高才逆襲奪冠,這似乎與張藝謀無關。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