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時常會想起你的點滴,想起你上臺前最中意吃得出前一丁;想起你同梁朝偉在家裡的徹夜暢談;想起你曾挽住我的手,說要陪我很久很久…」
這是陳百強離開的第二十四個年頭,母親姚玉梅對他的長久思念,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苦沒有經歷過的人又怎麼能夠感同身受呢?
即使兒子陳百強已經離世很久很久,姚玉梅每每想起他心都是刺痛的。
原本她想看著陳百強成家立業,看著陳百強子女成群,看著陳百強幸福快樂。
奈何終究是母子情緣太淺,她也只能當陳媽媽不過35年。
01
1958年,姚玉梅為丈夫陳鵬飛生下了一個兒子,並取名為陳百強,希望他日後能夠全方面發展。
關於陳百強的到來,姚玉梅是寄託了很大的希望,她希望陳百強的出生能夠緩和她和丈夫之間的關係,希望陳百強能夠幫她留住丈夫的愛和保住這個家。
只可惜夫妻感情的分崩離析,從來就不是一個孩子就能夠修補的,最終在陳百強出生沒多久後,姚玉梅還是選擇了失婚。
失婚後陳百強歸姚玉梅撫養,但這段婚姻讓姚玉梅很是受傷,最終她把尚未懂事的陳百強託付給了他的乾媽,自己一個人去到了國外散心療傷。
所以在姚玉梅在外休息散心的時候,陳百強則是過上了「無父無母」的生活。
幸好陳百強很是懂事,而他的乾媽也對他照顧得無微不至。
但乾媽再好,那也是無法代替父愛和母愛,因此此時的陳百強仍然是渴望能夠留在父母身邊,但年幼的他卻也理解父母之間的無奈。
後來姚玉梅回來了國內,把陳百強接回到了自己的身邊照顧。
但彼時的姚玉梅對陳百強的感情是極為復雜的,一面心疼他,畢竟自己沒能給他一個完整的家和她所給予不了的父愛,一面又埋怨陳百強為什麼沒能留住丈夫的心。
但是姚玉梅也明白孩子是無辜的,所以還是很盡心盡力地照顧陳百強。
不過陳百強雖然大多時候是懂事,但也有讓姚玉梅頭疼的時候。
陳百強似乎天生不愛讀書學習,唯獨鍾愛唱歌和音樂,有一段時間喜歡電子琴,一把普通的電子琴就要兩千塊,這在當時可是一個不小的數目。
姚玉梅不答應,陳百強就整天鬱鬱寡歡,最終姚玉梅想了一下,還是去琴行買了給他。
後來陳百強在唱歌上有了很大的進步,玩電子琴也玩得很不錯,隨即就希望媽媽能夠給他再買一個價值八千多的電子琴。
可這遠遠超出了當時姚玉梅能夠承受的范圍,但看著眼前對音樂這麼喜愛的兒子,姚玉梅還是咬著牙去琴行諮詢了一下。
知道可以分期付款後,硬著頭皮把這個電子琴買了下來。
雖然在音樂愛好上,姚玉梅對陳百強是百般支援,但是在音樂和讀書這兩條路上,她還是更希望陳百強能夠選擇讀書這條路的。
姚玉梅的前夫亦是如此認為,於是特地狠心將陳百強送出國留學讀書。
後來陳百強回憶那段日子,獨在異鄉的時候在夜晚見到皎潔的月亮,總會想念遠方的父母。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然後又想著彼時的自己學著不感興趣的東西,過著孤獨的生活,心裡愈發地難受,最終陳百強還是忍受不住打電話給媽媽姚玉梅:
「媽媽,求你寄一張機票我回來吧,我真的不想在這裡讀書。」
對於讀書和音樂,陳百強顯然是執著於後者,聽著大洋彼岸兒子的哀求,姚玉梅漸漸地也妥協了。
她想著音樂也好讀書也好,只要陳百強開心,那就由著他去吧,最終姚玉梅還是把陳百強接回了自己身邊。
事實證明陳百強大概天生就是這塊料,1979年,才21歲的他被經理人譚國基相中,當年九月發行第一張專輯《First Love》。
其中歌曲《眼淚為你流》獲得當年十大金曲獎,從而奠定了樂壇地位,自此走紅。
那麼對於陳百強的年少成名,媽媽姚玉梅又是如何陪伴照顧兒子的呢?
02
看到陳百強的走紅,媽媽姚玉梅也很是驕傲和自豪,但是沒多久她也發現了剛成名的兒子有些許太過於「驕傲」了,於是姚玉梅時常語重心長的教導他:
「別人誇你未必是真的,媽媽的評價才是真的,我不會看到你表現得不好,我還昧著良心說你好。」
陳百強聽後陷入了沉思,明白自己現在的成就都是來源於喜歡自己的歌迷,評價裡面也有很多不中肯的評價。
明白了姚玉梅的良苦用心之後,陳百強便在每次表演結束之後,立刻去到姚玉梅面前問:
「媽咪,我今天唱得怎麼樣,有沒有跑調呀?」
內容未完,請點擊「第2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