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節選自網文,作者:陳家兒女,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圖片源自網絡侵刪】
陳家有四個孩子,老大陳文,老二陳武,老三陳韜,取文韜武略之意。老四是個女兒,適時窗外大雪紛飛,祖母隨即給她取名叫陳雪。
四個孩子,卻有三個媽,所以這個家,表面看著風平浪靜,實則暗處波濤洶湧。
六七十年代,舉國上下物資匱乏,家家戶戶都是勒著褲腰帶過日子,陳家也不例外,四個孩子分成兩派,每天為了那點吃食算計--因為餓啊!
要說這陳家,原來也不是簡單的人物,如今住的這個五進五出的大院子就是祖業。
隨著一場浩劫來臨,被分了祖產,一家人被趕到大院二的最後一進,可即使這樣,也只給陳家了三間北屋,東西配房也給分了出去。
陳家爸爸陳國濤明哲保身,獻出祖宅,並在那個年代逃過一場場劫難,看似一個軟趴趴人人拿捏的人,卻護佑著一家老小平安到數字幫下台,想想,也不是僅一味退讓那麼簡單。
陳國濤身材微胖,白凈的臉上架著一副黑框眼鏡,不管見了誰,都是貼在牆邊哈腰站著,他那謝了頂的頭上稀拉拉鬆軟的趴下幾根黃毛,在風中來回搖擺著,哪怕只是個孩子,也會等過去了,才敢直身貼邊兒再走。
陳國濤有四個孩子,只有老三陳韜和老四陳雪是白向惠生的孩子,剩下的兩個,都是前房所留。
老大陳文的母親是陳國濤小時候定的娃娃親,進門一年後,生了陳文,後公公去世,時值三伏,送殯時倒下就再也沒有起來。
老二陳武的母親,是陳國濤母親手帕之交的女兒,進門後深得老太太喜愛,可在生下陳武剛過百天後,給陳武洗尿布時,不慎掉入偏院的井裡,等被人發現時,人都泡發了。
也就因此,誰家也不敢把女兒嫁到陳家,隨著大運動的開始,陳國濤更是無人問津。
直到後來,陳國濤救了餓昏在門口的白向惠的爸爸,臨走時,又給他裝了一袋小米,讓他先度過眼前的寒冬,老白感恩戴德的拜謝走了之後,第二天,就把閨女送到了向家。
白向惠連個婚禮都沒有,當晚就成了陳國濤的女人。她溫柔瘦弱,對陳國濤是言聽計從,進門後老老實實接替了婆婆手裡的活計,為一家老小漿洗縫補,照老顧幼,也算是個五好女人。
白向惠就進門兩年都沒有生養,婆婆很是不喜她。好在前面已經有個子嗣,陳國濤也沒說什麼,到第三年年尾,她的肚子終於有了動靜,生下了兒子陳韜,三年後,第一屆三中全會剛開,陳家唯一的女兒陳雪呱呱墜地。
自此,陳家的新一代故事,也就拉開了帷幕。
1
陳武從有生以來記事起,就是跟在哥哥屁股後面玩兒,哥哥雖大他不多,卻天生一副疼惜他的心,遇事從不會打罵他。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