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生孩子是一件大事,當孩子出生的時候是天大的喜事,家裡的人都圍著孩子團團轉。
但是帶孩子又成了一個問題,因為帶孩子非常地費心,尤其是嬰兒。在孩子長大的時候也要去上學讀書,培養孩子又是一大難題。很多新手媽媽都會選擇讓自己的老人帶孩子。
但是婆媳之間經常會發生矛盾,這是每一個家庭都不可避免的問題。婆婆和兒媳婦好像就是天生的冤家。總是有解決不完的問題,老公在兩邊兒也非常兩難都受氣。實際上老公並不可憐,孩子才是最無辜的。
赫敏是80後的一個新手媽媽。當初懷寶寶的時候,他的母親出了意外,骨折了不得不住院,就不能再幫自己帶孩子了。
所以赫敏想讓婆婆來幫自己帶孩子。老公聽了之後非常的高興。婆婆早就盼望著抱孫子當然願意來幫忙帶孩子了。
他們生下了兒子之後,婆婆就來到他子家幫他們帶帶孩子伺候月子。婆婆看到孫子的時候非常地開心,但是婆婆才待了一個禮拜就想要走了,她覺得伺候兒媳婦坐月子太累了,而且還要照顧孫子。
身子骨有點兒受不了,想要回去看病。既然婆婆都這麼說了,赫敏也沒有強求他,就讓老公把他送回老家了。
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兩個月以後,後面聽說他在小姑子也生了一個孩子。這才反應過來,原來婆婆是著急回去伺候她閨女的月子。
婆婆從來都沒有管過兒媳婦,她始終伺候著她的小姑子,並且還一直幫著她照看孩子,接送孩子。
孩子都上初中了。小姑子也從來沒有管過孩子,都是讓自己的公公婆婆管。赫敏覺得自己作為兒媳婦,一點好處都沒有。自己再辛苦沒有人幫忙,也自己把孩子帶大了。
現在孩子們都長大了,老人的身子骨也不行了。突然婆婆中風了,癱瘓了在床上。不能自理,後面就帶著兒子回家探望婆婆。
赫敏非常地善良,任勞任怨地照顧了婆婆兩個月。但是始終不見小姑子一家人,後來才知道,原來他們早就搬到另一個城市居住了,離自己的老家很遠。
赫敏和她的老公都有著自己工作非常地忙。赫敏想給老人請一個保姆去照顧她,但是婆婆卻不願意,她覺得她都變成這樣了。你們都不來伺候我,老太太不想讓他們走。
赫敏聽到婆婆這樣說話,非常地生氣。她說,我最需要你幫忙的時候,你卻不想幫忙。
非要去伺候你的閨女,現在你癱瘓了,需要人照顧。怎麼不去找你的女兒呢?你當年幫誰帶娃,就讓誰給你養老。
婆婆還是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她非常生氣地說,他好不容易把兒子養大了,讓他上學。
娶妻生子已經完成了自己的義務,沒有義務給你帶孩子。赫敏無話可說,不知道該怎麼反駁自己的婆婆。
赫敏的兒子看到這樣的情形非常地傷心,他覺得你們只知道吵架。
過節的時候。爸爸想讓我回來,媽媽不想讓我回來,別人家都是團團圓圓,開開心心的,只有咱們家有不停地在吵架。每一個年都過不好。婆媳兩個聽了兒子的話之後,都啞口無言。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1、對家庭關係認知有偏差
如果婆媳之間經常有矛盾不能和解的話,孩子年紀太小,他並不知道。這樣的關係是不正常的。
會給孩子帶來錯誤的認知,他會認為,婆媳之間相互謾罵,吵架是常態,這是應該的事情。
所以孩子有時候對家庭關係會出現錯誤的認知。晚輩是可以不尊重長輩的。被那麼孩子未來進入了社會,會不懂得如何為人處世,更不知道該如何與人溝通。
2、家庭不和睦
孩子需要在一個溫暖有愛的家庭中長大,這樣的話孩子的身心才會健康。才會有樂觀的心態。如果家庭中總是出現矛盾,那麼家庭氛圍就會非常的壓抑。
如果孩子經常處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感受不到家庭帶來的溫暖,那麼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自卑,越來越消極。
也會對自己的父母產生怨恨。那麼也會影響到孩子的情商,不知道該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3、形成不正確的婚姻觀
孩子如果孩子經常看到媽媽和奶奶之間吵架的話,那麼孩子未來就會對婚姻產生抗拒心理,他們覺得如果結婚之後矛盾會更多,覺得自己遇不到一個好的婆婆。
甚至會產生不想結婚的想法。
總結:
雖然每一個家庭在日常生活中都會出現摩擦。難免夫妻之間,婆媳之間會有矛盾,但是一定要耐心去解決。
兩個人都互相退一步,對彼此要多一些理解和包容。這樣的話,家庭才會越來越幸福。孩子也會在充滿愛的家庭中健康地成長。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