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在這個社會看來,離婚,再婚,已經是在平常不過的事情了,最主要的就是看自己的家人能否接受自己再婚。如果是在以前的話,父母其中的一方再婚,孩子們一定是不會同意的,首先就會覺得父母的年齡已經很大了,再去談戀愛,結婚,這不是有損自己的顏面嗎。
雨果說:「對於愛情,年是什麼?既是分鐘,又是世紀。說它是分鐘是因為在愛情的甜蜜之中,它像閃電一般瞬息即逝;說它是世紀,是因為它在我們身上建築生命之後的幸福的永生。」
而孩子就是愛情在父母的身上建築生命之後的幸福,戀愛不分年齡,只要是真心,一切都是美好的,可是人年歲已高,再去生孩子,必然是對自己有危險的事情,而你的孩子自然是不希望你出任何事情,就絕無可能同意去做一個高齡產婦。
其實我們都是互相彼此愛著的,孩子愛父母,父母愛孩子,都是希望對方可以擁有一個好的生活,過著幸福的日子,操勞半生,後半生就應該好好想自己的福。
1. 堅強的母親
鄧子洲從小有一個幸福的家庭,他是家裡面的獨生子,爸爸和媽媽都非常的寵愛他,不過並不是那種溺愛,而是有原則的寵愛,所以鄧子洲在他的價值觀上面還是挺正確的。
因為鄧子洲從小在城市裡面長大,他讀的學校也都離家很近,每天不是爸爸接送,就是媽媽接送,而且他的家長會都是父母開的,其實很多的同學都很羨慕他,是自己的爸爸媽媽來接送自己上下學,每次他的爸爸媽媽接他放學回家的時候,都會給他買最愛吃的零食,當作是今天他乖乖上學的獎勵。
可是他的幸福生活就在他十歲的那一年結束了,那一年鄧子洲十歲,剛好上小學四年級,他的爸爸在下班回來的路上出了車禍,被大貨車給撞了。也就是那一年,他失去了自己最愛的父親,而自己的母親也失去了最愛的丈夫,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面,鄧子洲的母親都沒有什麼好的心情,每天都不怎麼跟鄧子洲說話,鄧子洲有時候還會自己主動做飯,洗碗,只為了給媽媽減輕一點壓力,希望媽媽可以重新振作起來,恢復往日的笑容。
鄧子中的母親大概花了半年的時間才讓自己重新振作起來,繼續維持這個家庭,也讓鄧子洲繼續感受到這個家庭裡面的愛,讓他知道失去了父親,並不代表著他失去了幸福。
因為母親覺得自己的兒子已經失去了父親,再也不能夠失去母親,而自己作為母親也必須要堅強起來,撫養自己的兒子長大,看著他上大學,找工作,結婚生子。
鄧子洲也很感謝母親,可以把自己養大,所以他決定以後一定要好好的讀書,做一個有出息的人,回報自己的母親,讓她付出的這一切沒有白費。儘管鄧子洲還在上學,但是每次放學回來,他都會先幫著媽媽把家務活給做了,才會去完成自己的作業。每天早上他都起的特別早,自己把自己的早飯給做了,還會把媽媽的早飯給做了,放在鍋里暖著。這在所有人的眼裡,鄧子洲都是一個乖巧又孝順的孩子。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