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情,是黑夜中的北極星;是恐懼時的安撫;是黑暗中的光明,是緊張時的鎮靜。
在水深火熱的娛樂圈中,很多都是富二代或者星二代,他們從出生就贏在了起跑線上。
比起那些有才華的草根明星,他們的機會更多,而沒有背景的藝人,只能一步一個腳印靠自己;
我們今天說的這兩個演員,是兄妹關係,就是郭濤和郭月,兩人互相拯救了對方的一生。
其實娛樂圈也是一個大家庭,人多了,自然很多人就會攀上親緣關係,比如韓紅是張一山的姑姑;
蔣雯麗是馬思純的小姨,還有成龍房祖名,大小S等人,這些被人熟知的明星,都有親戚關係。
而郭濤和郭月也是親兄妹,他們的父母都是在中央戲劇學院畢業的,生活在濃烈的藝術氛圍中;
1967年,郭濤出生了,她的妹妹郭月在7年後也成為家庭中的一員,當時那個年代都重男輕女。
但他們的父母卻非常的明智,對待兒女都一樣,甚至更加疼愛年紀較小的郭月一些;
從小,兄妹兩人都非常的聰明懂事,並且完美遺傳了父母的藝術細胞,只不過兩人的發展軌跡卻不同。
妹妹郭月從小體弱多病,全家人都對她疼愛有加,郭濤也經常把最好的留給妹妹;
郭月11歲那年就開始彈古箏,非常喜歡樂器,還獲得了大大小小很多獎狀,長大後考入了西安音樂學院附中。
在一次表演中,她的眼睛裡意外進入了髒東西,導致左眼差點失明,那段時間對郭月來說是黑暗的;
甚至還有自殺的念頭,幸好郭濤放下所有工作陪在妹妹身邊,最終找到了醫治眼睛的偏方。
眼睛恢復後,郭月一心發展起自己的事業,她和孫濤一起合作的小品《糾察》登上了春晚;
從此一舉成名,1997年,她又再次登上春晚,表演了小品《三姐妹當兵》,
2001年郭月又再次登上了春晚,她和郭冬臨,馮鞏合作了小品《得寸進尺》。
雖然她的演技很好,可塑性很強,但始終沒有知名度,大家也只是知道她的小品,不了解本人;
再來說她的哥哥郭濤,雖然成名沒有她早,卻成為了家喻戶曉的男演員。
郭濤7歲時就能背誦整部劇本,有著極高的表演天賦,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
之後一直在娛樂圈闖蕩,從最底層的龍套演員做起,直到出演了電影《瘋狂的石頭》。
憑藉精湛的演技,開始被觀眾知曉,開始有了知名度,之後受到了很多導演的青睞;
但真正讓郭濤走紅全國的還是出演了電視劇《父母愛情》中的「江德福」。
他將老實正直,年輕有為的海軍軍官塑造的入木三分,尤其和「安傑」的對手戲,更是讓人嘆為觀止;
雖然他比妹妹成名的晚,但卻有極高的國民度,婚後,帶著兒子參加了《爸爸去哪兒》又圈了一波粉。
但在郭濤還是一個無名小卒的時候,曾有一個在寒冷冬天跳水的戲,當時他不小心劃傷了自己的腿;
但卻沒有當回事依然堅持拍戲,直到後來傷口嚴重,即將面臨截肢的危險,是妹妹日夜守護在他的身邊。
最終保住了雙腿,兄妹兩人總是在彼此需要幫助的時候,義無反顧的陪伴在彼此身邊;
哥哥因《父母愛情》爆紅,妹妹3登春晚,卻無人知曉他們是親兄妹。
郭月雖比郭濤成名的早,但名氣卻遠不如郭濤,但對於他們來說,彼此幸福就是最大的安慰;
希望大家在為未來奮鬥的時候,也能有一個真心朋友在身邊不計名利的幫助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