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我有手有腳有頭腦,
怎樣都有兩餐啦」
自從萬梓良生意失敗,賣掉香港的房子搬到內地之後,就有很多關於他「落魄」的消息在網上流傳。
一次在香港出席某個活動,有記者採訪他,問他如何看待別人說他「經濟出現問題,債台高築」。萬梓良很不屑地說:「我有手有腳有頭腦,怎樣都有兩餐啦」。
「做記者,我都寫得兩筆,做攝影,我都拍得,做導演,我入行就已經學習很多啦。」
能屈能伸,是萬梓良。
其實很多的香港藝人,都是像萬梓良這樣。當明星對於他們來說,也不過是一份職業,和香港的的士司機、商人、營業員本質上沒有區別。
不要覺得做明星演電影那就是風光,做商演走穴那就是落魄,不都是賺錢的一份工作嗎?很多香港藝人,即便是在當紅的時期,也是各種商演都接的,他們不像大陸的一些明星把自己看得那麼高,「蒼蠅再小也是肉」,賺錢嘛,不寒磣。
萬梓良在「江湖」上這麼多年,可以說見過了大風大浪,看過了潮起潮落,那也是從社會最底層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
萬梓良算是最底層的出身了,1957年,他剛一出生,親生的父母就因為養不起他,將他送給一家姓萬的人家。所以萬梓良本來不應該姓萬,是因為被父母送人了,才改了姓。
萬梓良的養父母家庭,也是香港的窮苦階層。所以他可以說是從小就嘗盡了辛苦,而且非常孝順懂事。
他小時候讀書非常用功,學習成績那也是學霸級別的,1975年考上了香港浸會學院的影視傳播理論專業。可家裡實在是窮,經濟上只靠著養母支撐。
不忍看到母親如此辛苦,僅僅讀了半年大學,萬梓良就選擇退學,到一家小學當老師賺錢貼補家用。
業餘時間,熱愛表演的萬梓良,報考了電視台的藝員訓練班,因為高大俊朗的外形,很快就正式簽約走上了演員之路。
從1986年到1999年,這十幾的時間裡,是萬梓良作為一個演員事業發展得最好的時期。
86年他主演的《流氓大亨》成為當年的收視冠軍,當上了TVB一哥,當時劉德華和周星馳,都還只能給他當配角。
萬梓良還是周星馳的伯樂。
1987年,周星馳正處於事業的低谷。當了5年兒童節目主持的他,想要轉型當演員,卻很少獲得機會,因此苦悶不已。
萬梓良有一次看到周星馳的表演,覺得這個後生仔很有天分,當面稱讚了他,不僅讓周星馳重拾信心,萬梓良還將他推薦給了導演李修賢。第二年,李修賢導演的電影《霹靂先鋒》上映,票房口碑雙豐收,而收穫最大的人,要屬周星馳。他憑藉此片獲得了人生第一個大獎——金馬獎的最佳男配角。
在獲獎的時候,周星馳特意感謝了「萬梓良先生」。台下的萬梓良和周星馳相視一笑,充滿了前輩提攜後輩的情義。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