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生女曹茜,父母借錢供出國,她卻失聯17年,父母去世也不願回來

2022-03-19

2020年的一個冬天,夜幕低垂,寒氣逼人。

大連旅順曹家地村破敗的土牆屋裡,滿頭白髮的劉紅玉躺在床上,已經奄奄一息。

她身患重疾,已經到了晚期。自知剩下的日子不多了,她整日地流著淚。在彌留之際,她怎麼也放不下消失了17年的女兒。

她伸出枯槁發黃的手,拉著老伴兒曹肇綱,用近乎是祈求的語氣,哀求道;「你......一定要把女兒找回來,我.....放不下她,想最後看看她。」

見到眼前的這一幕,曹肇綱也沒能忍住眼淚,他黯然地垂下頭,神色淒涼,自顧自地念叨著,「女兒啊,你媽媽快不行了,你究竟在哪裡啊?我們有生之年就還想知道你還活著嗎?」

17年了,他們的女兒曹茜到底在哪裡?

兩位老人翹首以盼多年,最終還是沒能盼到女兒回來的一天,在妻子劉紅玉去世後,曹肇綱也在一個寒冷的午夜撒手人寰。

那天晚上,冷風呼呼地颳了一夜,窗外的樹葉被吹得嘩嘩作響。曹肇綱起身關上窗戶,躺在床上睡去,就再也沒醒來。

1、女兒的出生

1979年,曹茜出生了。

父母是大連曹家地村的普通農民,跟土地打了半輩子的交道。

在那個還尚有封建殘餘思想的年代,曹茜的出生並沒有給這個家帶來太多的歡樂。爺爺奶奶不待見她,經常當著大家的面,指責母親劉紅玉不生兒子,讓曹家斷了香火,引得其他親戚都在背後戳脊樑骨。

好在父母懶得理別人的閒言碎語,把女兒好生對待。母親更是暗暗下定決心要把孩子培養成人才,讓那些想看笑話的人都通通打臉。

家裡窮,一年到頭除了吃地裡種的紅薯白菜,就是大鍋餅子。但父母為了給孩子補充營養,把原本應該拿去集市上賣錢的雞蛋,都攢下給女兒。母親常常念叨,「日子再怎麼苦,不能苦了孩子,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每天必須要吃一個雞蛋才行呢。」

只要是他們能給孩子的,都會盡全力給。

女兒也體諒父母的辛苦,夏季勞作時,太陽熾烈而灼熱。家裡的農作物多,父母為了趕時間,大中午別人都回家休息,他們還在田地裡忙碌。

常常等到太陽落進山裡,夜色漸起時,才扛著鋤頭朝著家的方向走去。農活總是瑣碎而又繁多,父母常常辛苦勞作一天,回到家總是一臉倦容。

這時,在學校早已把作業提前完成的曹茜,放學回到家就張羅著做好飯,用薄荷葉泡好水。等父母踏著夜色回家時,再搬出小板凳,遞上茶水。

此時一天的疲憊也都被驅散開了。

女兒在學習上也很爭氣。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每次期末考試結束,總是蹦蹦跳跳帶回來幾張獎狀,等到了國中時,家裡的那面牆上,已經貼滿了大大小小的獎狀。

牆上帖不下了,父親就將女兒的獎狀小心翼翼包好,放在櫃子裡珍藏起來。於這個家而言,獎狀不僅是女兒優異成績的見證,也是一家人對未來的希望。

女兒的懂事、貼心,優異成為父母平凡生活中為數不多的光亮。

2、與父母的隔閡

上了高中,曹茜的學習壓力更大了,每個月才會放假回家一次,每次回家父母都會把省吃儉用下來的錢,拿去給她買補充腦力的營養品,讓她帶到學校去吃。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1998年,曹茜參加了大學聯考,成績比預想的要好,父母為女兒高興,念叨著,「我家女兒真是有出息了呢。」

但是在填報志願上,曹茜卻與父母發生了嚴重的分歧,也因此爆發了生平最激烈的一次爭吵。

曹茜想報南方的學校,19年來她從未踏出縣城半步。她也想去南方溫暖的城市看看。她聽同學說,那裡四季如春,有一望無際的藍色大海,成群的海鷗......

可當她與父母商量時,一貫愛護她的父母卻暴跳如雷,堅決不同意。她不懂父母為何如此生氣,何況自己已經成年,有權利為自己的人生做主。

幾番爭辯之下,雙方的臉色都不太好看。父母堅持讓曹茜填報遼寧本地的大學,不想唯一的女兒跑太遠的地方上大學,但曹茜鐵了心非要去南方。

誰也不願意退讓半分,曹茜被父母逼的沒辦法,負氣出了門,這一行為也徹底激怒了父親,他對著曹茜的背影怒吼,「有本事出了這個門就不要回來。」

長這麼大,這是父親第一次罵她。她覺得既委屈又無助。

她一邊哭一邊跑,最後跑到了山裡的一處田埂上才停了下來。她蹲坐在田埂上,看著遠方,山裡靜得出奇,只有耳旁的風輕輕拂過,不由得讓人也跟著平靜了許多。

她想起父母的不容易,不管怎樣,終究是父母。

曹茜決定退讓一步,她將這一切交給天意。第一志願填報了南方的大學,第二志願填報了遼寧師范大學。最終哪所大學錄取,她就去哪所大學就讀。

最終沒被第一志願被錄上,陰差陽錯被遼寧師范大學錄取。節儉了一輩子的父母在村裡大擺宴席,邀請了親朋鄰居舉杯慶賀。

而在一旁的曹茜卻一言不發,她的夢想落空了,從此與父母也有了隔閡。不願再和以前一樣,事事與父母商量。

3、借債送女兒出國

供曹茜上大學,對於父母來說已經是很沉重的負擔。

交了學費之後,家裡基本上算是一貧如洗了。每個月曹茜打電話要生活費時,父母都要東拼西湊,賣些糧食和雞蛋,才能勉強湊夠。

所以常常到了給生活費的時間,都要拖上一陣子。有時是三五天,有時是一個星期。最惱火的一次,曹茜全身上下只剩2塊錢。

她去食堂刷了4個饅頭。一個饅頭就著白開水,扛一天。扛到第5天餓得差點暈過去,好在室友給他借了幾十塊錢才讓她得以扛到父母打錢的那一天。

這樣的次數多了,曹茜就默認父母不願意給生活費。她也就不再打電話向父母開口。而是申請了學校的助學金,週末時就會去學校外做兼職。

內容未完,請點擊「第2頁」繼續閱讀。


相关文章

  • 70歲老人對子女說:我們不需要你們的陪伴,少來幾次就是孝順
  • 3000退休金40萬存款,拒絕兒媳找的工作,我見不到孫子了
  • 中專同學聚會,班長問大家退休金,我說9000,當晚被踢出同學群
  • 離婚後,我把新女友帶回老家,侄兒驚叫一聲跑了:不好了,狼來了
  • 小姑子總在後半夜跑我家貼面膜,直到我換了一把鎖,我家才清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