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游原》顧婉娘一句話道破李嶷不受父親寵愛真相,不是因為出身

2023-11-15

原標題:《樂游原》顧婉娘一句話道破李嶷不受父親寵愛真相,不是因為出身

孫靖幾乎殺光了所有的皇室,唯獨留下樑王一脈,一方面是想用梁王的命來威脅鎮西軍的李嶷。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梁王好控制,他希望自己能夠名正言順的攝政,所以需要扶持一個傀儡那就是梁王。

所以梁王 這個人的窩囊無能是很明顯的。

一出生就被嫌棄的李嶷

孫靖起兵後,李嶷卻能夠以少勝多,攻破孫靖三萬大軍,如此年少便有如此才華魄力,讓孫靖不得不提防。

於是孫靖讓人將一直關在牢中的梁王傳來問話,孫靖問梁王李嶷是個什麼樣的人。

梁王愈發憂懼,卻也無可奈何,只得戰戰兢兢道:「李嶷乃是小王第三子,他……他自幼就是個不祥之人……」

當下絮絮叨叨,便將李嶷出生即害得生母劉氏難產而亡,李嶷生日又偏逢五月初五,最是不吉,這不祥之人稍稍長大,卻頑劣不堪,成日與家中兄長們爭執吵鬧,到了十餘歲的時候,竟變本加厲,無端毆打禮部侍郎的公子,也因此惡惱了先帝,就此被逐入鎮西軍中等等情狀不一而足,說了出來。

從這段描述可以看出,梁王對自己這個從小遠離京城駐守邊關的兒子並不喜歡,也不關心,甚至連他是個怎麼樣的人都不清楚。

孫靖見他這般情形,終於不耐:「說了半晌,你這個做父親的,連他是個什麼樣的人,都不甚清楚。」梁王見他發怒,更是兩股戰戰,驚駭欲死,只得涕流滿面道:「小王……小王不知大都督何意……這個兒子,委實不肖!連小王自己都想不明白,如何能生出這樣不堪的兒子來!」

孫靖卻又問:「李嶷是承順十四年生?今年二十歲?」梁王無端端心下一驚,只連連點頭如搗蒜:「是,是,承順十四年五月初五,當真是惡月生惡子……」

孫靖冷笑道:「那李嶷今年不過弱冠之年,便能出詭計陷殺我三萬大軍,果然不肖,十分不肖!像你這樣的人,怎麼生得出李嶷這般天縱英才的兒子!」

梁王聽到這裡,卻是如五雷轟頂一般,驚恐至極,一口氣上不來,竟然兩眼一翻,便癱軟在地,就此嚇昏過去了。

自己的兒子已經成為了邊關大元帥,而且年少有成在鎮西軍能夠獨當一面,連孫靖都另眼相看。

而梁王卻聽說這個消息暈過去了,他的暈過去不是激動,也不是高興,而是害怕,他生怕李嶷惹怒了孫靖,而孫靖會殺了自己。

所以梁王從頭到尾都是個懦弱的人,對於李嶷這個兒子他不僅僅沒有太多的父子情分,而是是一直很嫌棄的。

嫌棄他的生母出身卑微,嫌棄他出生的日子不好,覺得他生來就是克自己的,所以從一開始梁王便不喜歡李嶷。

哪怕這個兒子再優秀,哪怕這個兒子後來救出自己,助自己登基成為帝王,梁王也是不喜歡這個兒子。

立下功勞的李嶷被冷落

梁王除了李嶷這個兒子,還有兩個兒子,這兩個兒子都是從小在京城在他身邊長大的。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這兩個兒子分別是長子李峻和次子李崍。

這兩人一個是嫡長子,一個是寵妃所生,所以這兩人都是梁王的心頭肉,除了李嶷。

父子三人抱頭痛哭,互述別來情狀。李峻是長子,素來得梁王倚重,李崍又得他偏愛。當下樑王攬著兩個兒子,說一陣哭一陣,李峻與李崍也跪在榻前,各自抱著梁王的膝蓋,哭得一塌糊塗,口口聲聲,當再也見不著父王了,只疑身在夢中,又說父王被困京中,兩人如何憂心如焚,只恨不能以身代之,哭得梁王心痛不已,連連誇獎他們的孝心。倒是李嶷,無人理睬,在旁邊站了一會兒,見他們哭得沒完沒了,甚是無聊,便轉身出去了。

李嶷好不容易將三人救出,三人沒有一個人對李嶷感恩,反而是上演了一場父子情深久別重逢的戲碼。

對梁王來說仿佛救出自己的不是李嶷,而是另外兩個什麼都沒做的兒子。

梁王的偏心是赤裸裸的,不僅僅如此,梁王登基後,給長子和次子無數的金銀賞賜,加封王爵。

反而是立下功勞的李嶷,一直被冷落。

李桴雖然已經稱帝,卻又嫌彼時在蔡州城中事從權宜,萬般草率,今返東都洛陽,何等揚眉吐氣,於是大張旗鼓,鄭重其事地辦了登基大典,大封有功之臣,並封長子李峻為信王,次子李崍為齊王。二子均已封王,李嶷卻遲遲未封,忽不知從何處傳出風聲來,說李嶷立下不世功勳,天子乃是打算封李嶷為秦王。

原本如果不是李嶷,梁王當初也不會活著出來,更不會有今登上皇位的光彩,但是事成之後,李桴卻遲遲不願意冊封李嶷。

後來有心之人想要挑撥兩人關係,說要封李嶷「秦王」,於是李桴一氣之下便冊封李嶷秦王。

而李嶷本不看重這些封號,原本想拒絕,但是有人說李嶷不想當秦王,是想當太子,兩難之下李嶷便當了這個秦王。

而這個秦王只是個稱號,李嶷雖然有自己的王府了,但是李桴並沒有賞賜他任何的錢財,所以他來到京城後還要從舊王府庫中尋找能夠當賣之物維持王府生活。

一個秦王竟然沒錢,說出去是天大的笑話,可是這偏偏真實發生在李嶷身上。

不僅僅如此,李桴登基後,還追封李峻生母以及李崍生母為後,唯獨李嶷生母劉氏被封為賢妃。

要知道當年李崍的外公可是因為貪污被先帝驅逐,原本李崍生母潘氏是不能追封皇后的,但是李桴喜歡潘氏,也喜歡這個李崍這個兒子,硬是不顧群臣反對追封了潘氏。

如此群臣便提出追封李嶷的生母劉氏也為皇后,畢竟李嶷立下大功,但是李桴卻駁回了,不僅僅駁回,而且還將李嶷的兵權收回。

只是追封他的生母劉氏為賢妃,這樣的舉動讓李嶷很心寒,在朝堂之上,他一氣之下便離開了,希望能夠自請削去王爵重回邊關。

而李桴一氣之下罰李嶷在府中閉門思過,罵他不忠不孝。

顧婉娘道破李嶷不受寵真相

「秦王的生母劉娘娘,出身不高。」顧祄道:「秦王的生辰,偏又是端午,因此陛下甚是忌憚。」

顧婉娘的父親認為秦王不得寵,是因為他和陛下沒有父子緣分,是因為他的出生一直被陛下忌憚。

其實並非如此。

「女兒覺得,除了父母緣法之外,陛下只怕還有另一層忌憚。」顧婉娘道:「女兒從前有個乳母,為人糊塗刻薄,雖有兩個兒子,但她只偏袒幼子,對長子非打即罵。有一次,乳母的長子去西域行商,萬里迢迢,九死一生終於歸來,得了一筆財帛,特意給乳母置辦衣物、金飾,原以為乳母會高興,沒想到乳母卻痛罵長子,還拿棍子打他,逼迫他將錢財都交給自己。」

她說道:「我那時候年紀幼小,十分不解她為何如此,過了許久之後,我忽然想明白了。之前乳母因為偏心幼子,對長子刻薄,長子忽然行商得了錢財,她只怕他想起從前之事,又仗著如今有了錢財,於自己不利,因此先發制人,逼他交出錢財,這樣自己仍舊可以控制欺凌。」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顧婉娘這個故事很生動說明了陛下對秦王不喜愛,不僅僅是因為出生,還因為他太出色了。

對李桴來說,身為父親,他從小不待見這個兒子,自然喜歡不起來,而且還相信這個兒子克自己。

可是如今事實表明這個兒子助自己得了天下,可是想起自己從前對他的苛刻,心中只有恐懼。

從前身為父親他高高在上習慣了,所以內心深處他害怕自己無法控制住長大後的李嶷。

而現在身為帝王,面對如此的臣子,手握重權,還得民心,他心中只是更加忌憚,而不是得意自己有這麼一個有出息的兒子。

畢竟皇家無父子,只有君臣。

雖然李嶷救了他,而且助他得到天下,但是他心中沒有感恩,只有忌憚,所以他才會一而再再而三的打壓李嶷。

不僅僅不冊封,也不追封劉氏為皇后,還要收回李嶷的兵權。

對他來說李嶷最好還是當年那個任他擺布的聽話的好兒子,而不是事事出頭搶過他風頭的「秦王」。

所以李桴從來沒有容人之心,他對李嶷的打壓猜疑,只會引起父子嫌隙,只會讓另兩個兒子為了皇位相爭,造成兄弟鬩牆的局面。

最後李嶷被逼的什麼都沒有,還要被兩個哥哥算計追殺,因為他太優秀了,不僅僅父親忌憚,兩個哥哥也因為他的出色寢食難安。

而李桴毫無疑問加速了李嶷被兩個哥哥的算計,因為李桴本不重視李嶷,他的身邊只有那幾個舊人,最後再一次外出中,李嶷身邊那些舊人全被殺了。

而因為那一次的血流成河,李嶷才徹底下決心爭一爭這太子之位。

最後李桴還是不情不願將這皇位交給了這個自己最不喜歡的兒子手上。

殊不知這一切的悲劇從一開始是他造成的。

李桴身為父親從來都是偏心的,這世上有這樣的父母嗎?

有的,因為人心本就是偏的,李嶷從小習慣了李桴的偏心,所以他不在乎,但是母親的位份,同胞的性命,讓他不得不爭上一爭。

讓他終究是不顧父子情分,將劍指向了那個皇位,而到了那一刻李桴依舊罵李嶷目無君父,可是這一切的從一開始不是因為他的偏心造成的嗎?


相关文章

  • 神印王座考核正式開啟,四人組出動,龍皓晨終於得到想要的王座
  • 仙逆:遁天拚死一戰,魂幡爭奪戰打響,王林再次創造了奇蹟
  • 司徒南高調救場,朱雀子被嚇走,遁天18歲年輕建模也曝光了
  • 仙遺族計劃曝光,王林終於突破嬰變期,成為問鼎之下「第一人」
  • 書卷一夢南珩是好人還是壞人,全是惡評,這很難評
  • 神印王座第166集:聖采兒和婆婆見面,皓晨正式和星宇達成和解
  • 神印王座考核正式開啟,四人組出動,龍皓晨終於得到想要的王座
  • 司徒南高調救場,朱雀子被嚇走,遁天18歲年輕建模也曝光了
  • 仙遺族計劃曝光,王林終於突破嬰變期,成為問鼎之下「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