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家6口人不請自來,兒媳拒絕他們進門:8天3萬,招待不起

2023-11-17

張燕和丈夫李勇回鄉過年,被李勇的家人當做取款機使勁花錢。

張燕和李勇結婚已有五年,平日兩口子在上海做小生意,雖然日子過得不算富裕,但自食其力,也過上了小康生活。

今年二人商量後,決定回老家小住幾天。

回到老家,張燕高興地看到老鄰居們都還記得她,紛紛與她問好。村裡雖然環境簡陋,但瀰漫著淳樸鄉土氣息,讓張燕感到溫暖。

直到過年前一天,李勇的媽媽忽然對他說:「我們家還沒有買年貨,你去幫忙選些吧。

李勇很快就回來了,他臉上似乎有些為難。張燕一看帳單,立刻目瞪口呆——李勇的媽媽買的年貨怎麼每個都這麼貴呢?光是年貨就花了8000多元。

很顯然,媽媽是刻意等李勇回來,要他掏錢才買的這些貨。

張燕不免有些怨懟,倒不是為了那8000塊錢,而是媽媽這樣明顯在利用李勇,實在太不像話。

年夜飯上,李勇的媽媽和弟妹們提出要吃很多昂貴的海鮮,還非要李勇自己去買。

李勇也只能去買那些海鮮回來。這一頓年夜飯下來,花費又高達兩三千元。

張燕聽見李勇的媽媽要再要李勇給1萬過元宵,決定立刻回上海。

吃過年夜飯,張燕正準備回屋整理行李,忽聽見李勇的媽媽對弟妹們說:「李勇他們這次回來,已經給了我們那麼多錢了,元宵節再要李勇給我們1萬塊錢,我們好好過個元宵,怎麼樣?」

張燕聽見這話,心裡一沉,沒想到媽媽這樣算計李勇,原來這些天各種要錢的舉動都是故意而為之。

張燕急忙找李勇商議,說實不相瞞,剛才偷聽到媽媽又要你給1萬塊過元宵節。

張燕表態必須回上海,不能再被媽媽隨意斂財。她認為,對親人要有原則,不能沒完沒了只讓對方花錢,這對雙方都不公平。

於是張燕連夜聯繫,訂了回上海的車票。第二天一早,兩人就起身收拾行李,準備離開。

媽媽還想留下兩人過元宵,被張燕以時間不夠為由拒絕了。

上了返回上海的大巴,張燕心情複雜。她覺得對不起李勇的婆家人,但更覺得媽媽做法太過分。

這次回家的經歷給了張燕不小的觸動與教訓。

李勇的婆家人不請自來上海找張燕,想繼續花她的錢。

張燕和李勇回到上海後的第二天,就投入了工作中。誰知晚上下班回家時,竟在小區門口碰到了李勇的媽媽和弟妹!

原來婆家人昨天得知他們突然離開,很生氣。就直接買了車票趕到上海,想問個明白。

李勇的媽媽語氣不善地問道:「你們回老家都沒幾天就走了,元宵節都還沒過呢!我們專門來看你們,你們怎麼這麼冷漠?」張燕苦笑著解釋自己和李勇都要工作。

無奈之下,張燕只能帶著一家人去了趟晚餐。媽媽和弟妹們點了許多昂貴的菜肴,還提議明天去一趟上海迪士尼。

但面對媽媽的強勢要求,她又顯得無計可施。

吃過晚飯,媽媽非要他們今晚準備房間,以便婆家人在這住幾天。張燕這下決定果斷拒絕了。

媽媽很不滿,認為張燕這樣不像話。兩邊爭執起來。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李勇勉強打圓場,說工作確實很忙,但找時間一定好好陪婆家人在上海逛逛。

張燕也直言最近經濟比較緊張,實在承擔不起太多招待費用。

經此一事,張燕意識到以後與婆家人的交往還需設定明確的界限,不能因情誼就任由對方隨意索取、散財。

這次婆家人突然登門,給了張燕很大的警醒。

張燕拒絕招待,說自己要上班,讓李勇的婆家人回去。

第二天一早,李勇的媽媽和弟妹們就在張燕家裡等待著,想看他們的安排。

張燕做出一副匆忙的樣子,說道:「對不起啊媽,我和李勇今天都要早去上班,來不及做早餐了。

媽媽得知他們要去上班,立刻說道:「去上班?那正好,我們可以一起去你們公司看看。

張燕被媽媽的無理請求驚呆了,連忙說:「媽,實在不行,我們公司規很嚴,不允許私自帶外人進去。

媽媽堅持要去,張燕只得強硬拒絕:「不行就是不行!媽,你也要體諒我們的工作。

」媽媽這才不滿地閉了嘴。

中午果然又接到媽媽找吃飯的電話。張燕以在忙為由,只轉了點零花錢給媽媽。

第二天情況重複上演。張燕再次拒絕媽媽的各種無理要求,態度強硬了很多。

臨走時,媽媽還忍不住埋怨道:「我們好不容易來看你們,你倒好,連個早餐都不給我們做,也不讓我們進你公司。

張燕沒理會媽媽的責備,送她上車後鬆了口氣。這次經歷讓她認識到,對待家人要有原則,不能因親情就糊塗自己的底線。

張燕和李勇反思此事,決定以後遇此情況應對之計。

李勇的婆家人離開後,張燕和李勇好好地坐下來反思此次回家過年的經歷。

李勇說:「我覺得媽媽他們這樣不太好,我們也不能一直由著他們取用我們的錢財。

張燕點點頭:「我同意,我們在上海不是容易掙這些錢的,不能任由媽媽揮霍浪費。

李勇苦笑道:「但作為兒子,我對媽媽畢竟還是要供養的,只是不能沒完沒了地要錢,這對大家都不好。

張燕思索了一會,說:「也許我們可以考慮每個月給媽媽一定數額的生活費,其他一概不給。你覺得呢?」。

李勇表示同意這個方法。於是兩人商定,從下個月開始就定期給媽媽匯一定數額的生活費,其他所有要錢的要求一律不予滿足。

除此之外,兩人也討論了如果媽媽再突然來訪該如何拒絕。張燕表示這次經歷讓她學會了堅定地說「不」。

通過這次反思,張燕和李勇都認識到要正確對待家人,既要孝順,又不能被孝順為名所利用。

這次回家過年的遭遇,對張燕和李勇來說都是難得的人生教訓。它讓他們在處理家庭關係時,有了更加成熟穩重的態度和應對方法。

張燕總結出,有些親戚往往不懂珍惜,因此大家交往還需謹慎。

這次回家過年的經歷,讓張燕對與親戚相處的問題有了新的思考。

她發現,一些不太近的親戚,往往只想著從你這裡獲得利益,而不會考慮你的感受。

其實這樣的例子到處都有。有的親戚眼紅你掙了點錢,就想著喝你的血。有的親戚雖然還說得過去,但也會有意無意地在各方面占你的便宜。

張燕認為,其實這些親戚這樣做,也是人之常情。但是作為當事人,更需要保持清醒和謹慎,不能因一時好感就被牽著鼻子走。

她覺得,與親戚相處還是需要慎重。既不至於因為些小事就與親戚計較得不可開交,造成決裂;又不能容忍親戚的過分要求,任由其踐踏自己的底線。

張燕打算,對待親戚還是要心平氣和,多站在對方角度思考;但對自己也不能沒有原則,在關鍵時候要堅定地說「不」。

對待親戚,最大的誤區就是一味把他們當成最親近的人。其實許多親戚都屬於遠親範疇,與自己感情並不密切。

張燕意識到,處理複雜的親戚關係需要智慧與分寸。她會把這次經歷當作人生的一課,今後在與人交往中更加審慎與穩重。

這一次回家過年的經歷,對張燕和李勇來說終究是一件難忘的事。

開始時,他們對能回家團聚還感到開心。沒想到李勇婆家人的種種作為,讓他們對「家」這個概念產生了動搖。

原來,「家」不僅是溫馨和睦,也可能意味著紛爭和計算。面對親人時,感情往往會蒙蔽自己的眼睛。

這次回家,張燕和李勇經歷了委屈和無奈,但也讓他們成長不少。面對親人時,他們學會了拒絕、學會了堅持自己的原則。

雖然與婆家人產生了些齟齬,但這也許就是人際關係的真實寫照。張燕和李勇不會因此否定家庭情感,但會更加明智地處理類似問題。

他們相信,只要自己努力賺錢養家,與婆家保持適當距離,今後定能避免這種尷尬局面。

這次回家過年,張燕和李勇收穫了沉甸甸的人生感悟。他們決心互相扶持,繼續在上海過簡單而知足的生活。


相关文章

  • 70歲老人對子女說:我們不需要你們的陪伴,少來幾次就是孝順
  • 3000退休金40萬存款,拒絕兒媳找的工作,我見不到孫子了
  • 中專同學聚會,班長問大家退休金,我說9000,當晚被踢出同學群
  • 離婚後,我把新女友帶回老家,侄兒驚叫一聲跑了:不好了,狼來了
  • 小姑子總在後半夜跑我家貼面膜,直到我換了一把鎖,我家才清凈了